
近日,北美楓香劇社文化中心正式在YouTube平台發布大型原創歷史話劇《丁龍的夢》首演視頻,讓更多觀眾能在線上感受這部感人至深、充滿歷史厚度與文化自省的優秀華人舞台作品。這部話劇於2019年在波士頓地區首演時便贏得廣泛好評,座無虛席,至今仍為許多觀眾津津樂道。
與此同時,由亞美聯誼會(Asian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oston)主辦的年度盛會第十五屆亞美節文藝演出也火熱徵集中。主辦方希望廣邀社區團體及個人積極報名演出節目,一起共襄盛舉,於9月6日在波士頓公園(Boston Common)的大舞台上呈現亞裔社區的藝術風采與文化力量。
《丁龍的夢》由張西編劇並擔任總導演,梁雁文執導,是一部根植於真實歷史事件的原創舞台劇,講述了19世紀末華工丁龍(Dean Lung)跨越重洋赴美築路,經歷種族歧視與社會冷眼,最終透過自身力量,資助哥倫比亞大學成立全美第一個漢學講座的動人歷程。
本劇由波士頓楓香劇社成員歷時半年,利用周末與夜間業餘時間排練而成。主角丁龍由當時年僅20歲、就讀於波士頓學院的李霽恩(Ethan Li)飾演,他以自然真摯的演技打動觀眾的心。年長演員高迪則飾演丁龍人生中的貴人——卡朋蒂埃市長,與李霽恩在台上的世代對話與心靈交集,讓觀眾動容不已。
首演當日現場湧入近七百名觀眾,掌聲、笑聲與淚水交織,演出大獲成功。觀眾來自大波士頓地區的各族群,包括華人、亞裔及美國主流觀眾,顯示這部劇作超越族裔與語言的深層共鳴。本報波士頓版主任、亞美聯誼會董事長甄雲龍觀看了演出之後對劇組人員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劇社在發布影片同時表示,希望透過網絡平台讓更多人了解丁龍的故事,進一步認識早期華工移民對美國社會與學術發展的貢獻。觀看連結:www.youtube.com/watch?v=NuVBLmKKzO4。
普通華工的非凡文化足跡
丁龍(原名馬萬昌),生於中國廣東台山,赴美早期在加州參與鐵路建設,後成為富商卡朋蒂埃的貼身僕人。他雖地位卑微,卻以對文化與教育的敬意,捐出1200美元積蓄(以今日幣值計相當可觀),請主人代為用於推廣中華文化。卡朋蒂埃深受感動,進一步資助哥倫比亞大學,創設「丁龍漢學講座」,成為美國史上首位以華人名字命名的文化講座。
《丁龍的夢》不僅還原這段感人事跡,更揭示了身處底層的丁龍,如何以堅毅與謙卑,架起中美文化交流的橋樑。他並非英雄、學者或政治人物,卻因其無聲的奉獻,成為中華文化傳播的重要先行者。
蒼珍女士是此次演出的參與者之一,她與家人共同加入劇組,分別擔任演員與後台志工。她在劇中飾演工人的妻子,兩位孩子則扮演學校學生,雖然戲份不多,卻全情投入;她的丈夫則協助搬運道具與布景工作。
「我們一家四口在《丁龍的夢》中有不同的角色與任務,卻因劇場藝術的召喚而緊密連結,」倉女士動情地表示:「這不只是一場演出,更是一場文化與家庭共鳴的旅程。」
此外,該年她的丈夫還帶孩子回廣東江門探親,讓孩子親身踏上祖輩走過的土地,體會身為華人後代的文化根源。倉女士感言道:「在劇場中我們演的是歷史,在家鄉土地上走的是祖路,兩者融合讓我們更懂得珍惜文化的根。」
亞美節演出報名25日截止
配合即將於9月6日隆重登場的第十五屆「亞美節」(Asian American Day),主辦單位亞美會現正面向社區徵集文藝演出節目,邀請更多亞裔藝術表演者登上舞台,展示豐富多元的亞裔文化。
亞美節藝術總監郭凌指揮表示,無論您是舞者、歌手、樂器演奏者、武術表演者、戲劇愛好者,或有任何創意表演形式,只要節目長度不超過7分鐘,皆歡迎報名參加。報名者年齡不限,節目形式不限。報名將依照時間順序與內容進行初選,入選名單將於7月31日前通知。
報名截止日期為7月25日,演出日期為9月6日,每個節目最長7分鐘。報名者請將個人簡介、節目簡介及節目影片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或親臨亞美會辦公室提交報名資料,地址為唐人街尼倫大街70號(70 Kneeland St, Boston, MA 02111)。
主辦單位強調,亞美節不僅是展示藝術的平台,更是一場凝聚族群認同、推廣文化交流的重要社區盛會,期待社區各界踴躍參與。從《丁龍的夢》到亞美節的徵集演出,亞裔社區正透過藝術形式承載歷史記憶與文化傳承。不論年齡、背景,每一位參與者都是推動文化發聲的火種。亞美節邀請你來書寫自己的故事。文化需要傳承,舞台屬於每一位熱愛它的人。讓我們攜手,用歌聲、舞姿與情感,讓世界看見亞裔的力量。
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左二起)吳皓、甄雲龍、趙鍾英等波士頓文化名人首演後同劇組人員合影。檔案圖片

蒼珍女士(右)在話劇《丁龍的夢》扮演工人的妻子。

第十四屆亞美節精彩的民族服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