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楓香青少年劇社精彩演繹 《孫悟空北美歷險記》驚艷觀眾

由北美華人劇作家協會主席、著名劇作家張西編劇,梁雁文導演,北美楓香青少年劇社傾力演出的原創英文兒童神話話劇《孫悟空北美歷險記》,日前在麻州春田國際學院隆重上演。這場結合東方經典與西方現代語境的創新舞台劇,不僅贏得現場觀眾如潮掌聲,更在文化與藝術層面上實現東西融合、老少共鳴的突破性嘗試。

不同於傳統的取經敘事,《孫悟空北美歷險記》大膽跳脫時空框架,讓沉睡千年的美猴王甦醒於當代北美森林,面對的對手不是傳統妖怪,而是一名充滿現代科技氣息的「智慧機器人」。這場新與舊、傳統與科技、自然與人工智慧的正面衝突,讓觀眾耳目一新。

劇中不僅融入了信用卡、智能手機、雲端技術、微信與AI機器人等當代元素,更在笑中帶淚的劇情中,展現古代英雄如何在現代社會中重新定位自我價值。孫悟空從初遇機器人時的憤怒與不解,到最終理解並接納對方,實現從對立到合作的情感轉變,寓意深遠,令人深思。

小演員演技驚艷全場
本劇由一群平均年齡不過14歲的青少年演員擔綱,但他們的表現可謂「小將登場、風采不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飾演孫悟空的15歲女孩趙漢黎——她身段靈活、動作俐落,台上表演收放自如,時而英姿颯爽、時而機智調皮,把猴王的靈氣與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舞台武打、眼神轉換,還是那一聲聲金箍棒下的喝彩,都讓人完全忘記這是一位少女,而彷彿真正的孫悟空穿越舞台,重返人間。

趙漢黎的父母透露,她自幼習武,更為本劇反覆觀看六小齡童的表演錄影,只為將角色刻劃得更形神俱備——正是這份對角色的敬重與投入,讓她的悟空成為當晚舞台上最閃耀的焦點。

另一位大放異彩的小演員則是13歲的索菲亞,她所飾演的原創角色「甜甜猴」集幽默、智慧、可愛於一身,是全劇的喜劇靈魂所在。她活潑俏皮的表現,不僅豐富了劇情層次,也在猴王與機器人之間起到了調和潤滑的重要作用,贏得現場觀眾一片笑聲與掌聲。

《孫悟空北美歷險記》最具突破性的亮點,便是其英文演出、中文字幕的呈現方式。這一安排,讓劇目跨越語言與文化的障礙,使不論是華裔社區還是本地觀眾,皆能深入理解劇情、融入情感。

該劇原創於中文,經劇社成員與家長合力翻譯為英文版本。如此用心的本地化努力,使傳統中華文化得以以現代語言形式與美國社會對話,讓東方神話不再只是華人的集體回憶,而成為世界共享的文化資產。

教育與藝術雙重收穫
北美楓香青少年劇社此次演出所展現的,不只是藝術水準,更是一種教育理念的成功實踐。透過參與創作與表演,孩子們不僅鍛鍊了語言、表演與團隊合作能力,更深入理解並自信傳承自己的文化根源。

導演梁雁文表示:「這部劇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孩子們與家長、老師們一起雕琢出來的。我們的目標不只是演好一齣戲,而是讓這一代的孩子,能夠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中華文化,並且自豪地向外界展示。」

由於此次演出的創新形式與精湛表現,北美楓香青少年劇社已陸續收到來自多個州、市的邀演邀請。不少觀眾甚至在演出結束後立即詢問下場演出資訊,顯示該劇已在美東地區引起廣泛關注與熱議。

這部從文字、語言、舞台到觀眾之間層層傳遞的神話話劇,不僅將孫悟空的東方傳奇帶到西方世界,更讓我們看到——文化若能與時俱進、以心傳心,就能超越語言與時空,在每個人的心中生根發芽。

北美楓香青少年劇社用行動證明,傳統與創新不是對立,而是融合;孩子不是被動學習者,而是文化創造者。在這場《孫悟空北美歷險記》的旅程中,真正歷險的,不只是猴王,更是整個跨文化青少年藝術教育的未來。

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演出劇照。李強攝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