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海軍帆船「夸烏特莫克號」(Cuauhtémoc)於5月17日在離開東河17號碼頭(Pier 17)時,船尾撞上布碌崙大橋,造成2名船員死亡、19人受傷。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於30日發表初步調查報告,當中並無解釋事故原因。
據《紐約時報》報道,事故發生前,負責引導船隻的引水員指示這艘3桅帆船駛向公海。在引水員的指示下,船隻開始往後駛離碼頭。船隻離開泊位後,引水員先是下令停船,隨後命令以最慢速向前航行。聯邦報告顯示,當時多次命令船隻向前,但船隻非但未向前,反而繼續後退,且速度加快,終致船桅撞上布碌崙大橋底部。
據悉事發時水手們正進行「站桅」儀式,即高站於甲板上方的桅杆橫杆上。但NTSB的報告並未解答關鍵問題,包括為何引水員指令無效、船隻為何逆行、如何加速,以及引擎是否發生故障。
NTSB發言人加布里斯(Jennifer Gabris)表示,最終報告可能需時一至兩年,屆時將提供「最終結論」及最可能的撞擊原因。
NTSB調查員已查問兩名引水員及船長,並進行藥物及酒精測試,「所有結果均為陰性」。5月底,墨西哥海軍司令安赫萊斯(Raymundo Pedro Morales Ángeles)中將似把部分責任歸於引水員,稱「從離開碼頭至撞擊,船隻所有操作均由引水員控制。誰決定如何操作?正是港口引水員。」但他隨後改口,稱墨西哥當局尚未推測引水員是否操作不當。墨西哥海軍正獨立調查此致命事故,該國總統謝因鮑姆(Claudia Sheinbaum)表示,調查將探討機械故障、拖船或人為錯誤等原因,報告暫不公開。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