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陽作品展 456畫廊明日開幕

美華藝術協會/456畫廊將於明(13)日到6月27日舉行《春陽詩意:返本開新2025》展覽,展出中國藝術家李春陽的近三十幅作品。這些作品媒介為混合材料,屬當代歐美常見的創作手法,但作品之題材、意境則根植於東方。李春陽說希望藉此傳達中國文化的詩性與品味,以現代媒材探求古典意境,以傳統筆墨演繹現代神采。

李春陽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史與建築史系、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漢學系、日本東京多摩美術大學日本畫系訪問學者,李可染畫院終身研究員、西方繪畫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她治中國學術思想史兼油畫與中國畫創作,致力於當代中國的修辭思維與美學思維研究,著有《白話文運動的危機》、《超乎左右之上的魯迅》、《白話文百人百倫》等。其藝術創作從中國宋元繪畫入手,打破中西繪畫材料界限,創造了「深邃神秘高華流麗的東方山水境界」,被稱為「當代藝術的孤本」。

這次展出的作品創作於2024年10月至今她擔任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期間,大多展現源自中國古詓詞中的意境。李春陽說,「寫意」是中國畫的術語,「表現」則是西方繪畫的觀念。但對她而言,兩者之間並無截然分明的界線。她說,藝術的精神在於內在的共鳴,而非表面的分類。創作不始於概念,無論是以傳統的筆墨、水墨,還是蛋彩、油彩、丙烯、水彩等西方材料所繪,畫布上的,不僅是形式的張力,更是生命本真的情感流露。

李春陽說,「虛與實」是繪畫表達中的一組重要範疇。中國文人畫自古即尚實亦尚虛,其內蘊的哲學觀與宇宙觀,至今依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當代繪畫呈現多元並存之貌,而中國畫的當代表達,應當深深紮根於本民族的古典文化資源之中。因此,她嘗試從詩意入手以建構自己的「春陽詩意」之境界。她說,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最為匱乏的也許正是「文心」與「文脈」。而這,恰恰是中國士大夫精神血統的傳承之所在。每一代藝術家,都在重新審視傳統,並與之建立獨特的個人關係。「創作是一場冒險的事業,而越是在這個AI技術不斷滲透的時代,我們就越應該珍惜藝術的敏感性,並培養更為成熟與深邃的主體意識。」李春陽說。

展覽開幕酒會為6月13日晚6點至8點,當晚7點還將舉行藝術家座談。456畫廊位於曼哈頓百老匯大道456號3樓,電話(212)4319740,網站:www.caacarts.org。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李春陽在以她的作品製成的展覽海報前。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