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實力以柔制剛

(楊志超)

  我們小時候都喜歡聽故事、讀故事書、看電影,大家有沒有發覺長大了之後,對這些喜好的熱情減退呢?人越大越少看電影,越少聽故事,平日閱讀的都是新聞或數據等有理性的東西。

  這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演變。當我們人生經驗尚淺,往往靠與生俱來的感情去衡量每一件事,長大後經歷過人生的波折,就會學懂理性地處理事情。道理聽起來簡單,不過我們平日待人接物,往往忽略這個原則。我們與小朋友溝通時,會忘記他們沒有成年人那麼理性,向他們講道理,他們不大接受,原因是他們的處事方式是感性的,不是理性。

  過往的社會騷亂,年輕人熱血上街,追求一些遙不可及的理想,有政治智慧的人都知道是不可能的。要處理他們的訴求,必須用感性的方式與他們溝通,強硬地與他們理論就等於對著牆壁說話。

  甚麼是感性的對話?我相信很多本地有勢力人士都不懂得這種語言,甚至會認為是荒謬。

  上周過世的美國社會學家Joseph Nye,是Soft Power軟實力這個稱號的發明人。要施展軟實力,必須懂得感性的對話。美國的流行文化受到大部分年輕人歡迎,無論是音樂、時裝、藝術、設計等,美國的當代文化都佔全球領先的地位。較少被人提及的是,這些流行文化其實夾雜了很多嚴肅的訊息。例如年輕人喜歡的Marvel電影表面極具娛樂性,內\u88cf卻是在推廣美國精神。他們熱愛自由、追隨理想、宣揚民主等的訊息,如果出自中國人口中,絕對會被西方人稱為Propaganda(政治宣傳)。所謂苦口良藥,如果要年輕人接受一些難入口的東西,就要以吸引的包裝,令人不知不覺地吸收其中的功效。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