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貿發局策動的第四屆「國際醫療健康周」將於5月26日至6月15日舉行,當中5月26日至28日將辦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以「智慧醫健創新體驗」作主題,將有來自13個國家及地區約300家展商參展。有份參展的智能中醫平台EC Bot兼浸大中醫藥學院教學科研部副教授張世平表示,未來三年人工智能(AI)將推動中醫市場規模快速擴張,香港可作為「橋頭堡」,通過跨境醫療協同與國際物流配送,讓中醫「治未病」理念惠及全球華僑及外國用戶。
張世平:港人兩文三語成核心競爭力
張世平指出,在中醫方面,AI不僅提升在慢性病管理中的能見度,更通過「手機+觸控屏」輕量設備組合,解決長者使用門檻問題,實現全年齡段覆蓋。他又稱,面對國際化布局,香港的兩文三語優勢及學術網絡成為核心競爭力。
聚焦醫療技術及樂齡科技等
貿發局指,今屆展覽聚焦領先醫療技術、樂齡科技及綠色方案三大範疇,網羅最新醫療健康器械、產品和應用方案,特別是醫學診斷、智慧醫院和數碼健康方案。
貿發局又指,多間科研及學術機構將會參展,包括七家本地大學、香港科技園展團率領逾30家創科企業,以及香港醫療及保健器材行業協會帶來的逾20家醫療企業,將積極推動「政、產、學、研、投」協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