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引資/業務/貿易/企業落戶】政府近年大力推動招商引資的工作,據了解,投資推廣署於去年共協助539間海外及內地企業在港開設或擴展業務。行會成員、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今日(14日)在立法會大會提出口頭質詢,詢問自今年1月至今,投資推廣署協助多少間海外及內地企業落户香港或在港開設地區總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指,在2024年,投資推廣署協助539間內地及海外企業在港開設及擴展業務,按年增長超過四成。
相關新聞:去年539間企業來港 預計帶來677億元投資 投資推廣署:中美存不明朗因素但對未來感樂觀
去年539間企業來港 按年增長逾四成
陳浩濂指出,在2024年,投資推廣署協助539間內地及海外企業在港開設及擴展業務,按年增長超過四成。按比例而言,相關數字已超越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所定立的績效指標。另一方面,2024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總數達歷史新高的9,960間,當中包括1,410間地區總部,按年上升5%。在2025年1月至4月期間,投資推廣署共協助223個內地及海外企業,較去年同期增長13%。有關企業預計在設立或擴展業務的首年,帶來直接投資額超過223億元,並創造超過4,900個職位。





中美關稅︱林健鋒關注如何制定招商引資、應變政策
陳浩濂續指,引進辦則已成功吸引84間企業,當中不少計劃在香港設立國際或地區總部。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自2023年10月30日成立以來,共收到超過4.5萬宗人才入境計劃申請,當中超過3.5萬宗獲批。
林健鋒追問,在美國以關稅作為棋子去實行霸權主義,相關政策朝令夕改,地緣政治風雲變色,所造成的影響對香港商界影響不小。他強調香港要做好應變,稱「不可以一本通書讀到老。」認為現時是最好時間,加強招商引資的工作。他詢問政府如何針對不同地方制定相關招商引資和應變政策。
陳浩濂回應指,在貿易戰、關稅戰的陰霾下,香港要繼續保持自由港,繼續實行零關稅政策、自由貿易政策,為商界提供穩定和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才能夠令到商界安心在港推展業務範疇或業務部署,也要進一步發揮香港「一國兩制、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本港更要以立足本地、聯動灣區、拓展國際策略、加大力度去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並努力聯繫或維繫傳統市場,開拓新機遇新市場,尤其是中東、東盟及拉丁美洲市場,從而擴闊香港經貿朋友圈。
記者:李健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