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近日公布《移民白皮書》,大幅收緊移民政策,最受關注是提高外籍人士申請永久居留權的門檻,由5年翻倍至10年,並引入英語水平要求,但未提及BNO簽證有否影響。近年英國成為港人熱門移居地,惟當地淨移入人口創新高,反移民情緒高漲,適逢不少移英港人回流,港府又應否把握機會,重新吸納這批人士貢獻香港經濟?
英國移民政策︱是否影響BNO港人? 白皮書內文有暗示
英國自脫歐後,來自其他歐盟成員國的移民大幅減少,但因應國際政治環境,放寬了烏克蘭、香港、阿富汗等地區的人士移入,其中2021年放寬持BNO港人申請新簽證,居滿5年後可申請英國國籍,一年後獲英籍(即俗稱「5+1」)。截至去年底,英政府已批出近22萬宗BNO移英申請。
相關新聞:
英國移民|施紀賢公布收緊移民措施 要求較高英語水平及延長居留期至10年








移英港人回流多 陶傑:政治理念不可能凌駕經濟
與此同時,英國淨移入人數在2023年6月達到90.6萬的高峰,去年6月也有約72.8萬人,比英國仍在歐盟時期高出數倍。當地近年反移民情緒越來越高,右翼政客法拉奇領導的「英國改革黨」近日在地方選舉大勝,聲勢甚大,工黨政府推出移民改革方案,亦是大勢所趨。
新政策未言明會否影響BNO簽證,細看白皮書內容,有專門段落講述英國「協助」香港、烏克蘭方面的政策大方向不變,但同時表明前提是必須合法、有序,並顧及英國自身的安置移民能力。事實上,英國駐港總領事戴偉紳曾言BNO「5+1」政策至少延續至2025年,換言之日後政策方向有留白空間,英方隨時可調整。
現實而言,英國也不可能無限量接收港人,收緊政策有一定必然性,只是何時執行。已移英的專欄作家陶傑向筆者指,現時移英港人群體確有不安情緒,生怕「5+1」變「10+1」,但個人認為短期內改變機會不大,即使要變亦不會影響已移英港人,而是往後移英人士。至於英國反移民情緒,他指主要針對中東裔人士,港人並非主要對象。
不過他坦言,近年移英港人確有明顯回流現象,不少人等不到5年便回港,原因包括找不到工作、收入下降、生活苦悶以至飲食不適應等,很多人當日一時衝動赴英,「4年前我已提醒,持BNO移英的港人要慎重考慮,不要別人來你就一起湧過來。」他又指,不少港人沒參與過當日騷亂,純粹是意識形態因素離港,當發現英國生活沒想像中好,自然萌生回流想法,坦言「政治理念永遠不可能凌駕經濟條件」。

劉兆佳:即使回流也難以適應香港新政治環境
近年移民港人不乏中產家庭及年輕人,消費力較強,本港流失大批人口,對勞動市場、消費市道亦有衝擊。萬一英國為BNO政策加辣,又是否合適時候吸引他們回港?行會成員湯家驊認為,港府不會有特別措施吸引移英港人回流,反而着重吸引高技術及專業人士來港,直言政府仍對反修例人士存有戒心,「多幾人搞事、不滿一國兩制,不如吸引高才來港。」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表示,擴大BNO政策由保守黨提出,工黨為求減少移民及改善中英關係,不能排除會撤銷「5+1」政策。他指不少移英人士是反中亂港分子支持者,港府若特別優待某些人回流,並不公平,又認為即使他們回流也難以適應香港新政治環境,會心生怨懟。
民建聯議員顏汶羽則指,很多移英港人有一定專業資歷和技能,但到英國後未能做老本行,良久未能取得永居,生活亦變得艱辛,希望他們及早認真事實,英國並非真誠協助港人,只想「榨取金錢」。他說香港已回復穩定,移民者大可選擇回流建設家園。
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