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私家醫生收費7年間全面上升 增幅最多50% 非專科醫生門診收費中位數400元

【私家醫院/私營醫療/收費/醫生/手術/診金】本港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不足,一直為人所詬病。立法會醫療衛生界議員林哲玄今日(8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一項私家醫生收費調查報告。林哲玄表示,調查發現相比1年前,約3成醫生表示有調升收費。至於與香港醫學會2018年的調查相比,發現醫生收費7年間全面上升,增幅大多在20%至50%區間,相當於年通脹率2.6%至6%,他相信調查為制定衞生政策,尤其是收費透明度,提供可信的數據基礎。

發出逾16,000份問卷  僅收回796份

林哲玄表示,有關調查在今年3月至4月期間以不記名問卷進行,發出逾16,000份問卷,共收回796份問卷,其中符合私人執業條件可進行數據分析問卷為512份,約四分之三為專科醫生,其他則為非專科醫生。

立法會醫療衛生界議員林哲玄今日(8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一項私家醫生收費調查報告。黃子龍攝
立法會醫療衛生界議員林哲玄今日(8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一項私家醫生收費調查報告。黃子龍攝

 

家庭醫學或普通科門診收費中位數,非專科醫生為400元,專科醫生則為540元。資料圖片
家庭醫學或普通科門診收費中位數,非專科醫生為400元,專科醫生則為540元。資料圖片

 

超過9成非專科醫生及8成專科醫生的診金已包括3天藥物。資料圖片
超過9成非專科醫生及8成專科醫生的診金已包括3天藥物。資料圖片

 

調查亦發現胃鏡套餐的中位數為9,550元。資料圖片
調查亦發現胃鏡套餐的中位數為9,550元。資料圖片

 

家庭醫學或普通科門診診金額度可及性高,價格對於大部分市民仍屬相宜。資料圖片
家庭醫學或普通科門診診金額度可及性高,價格對於大部分市民仍屬相宜。資料圖片

 

專科醫生及非專科醫生收費中位數分別為540、400元

報告發現家庭醫學或普通科門診收費中位數,非專科醫生為400元,專科醫生則為540元,超過9成非專科醫生及8成專科醫生的診金已包括3天藥物。

林哲玄表示,作為私營醫療服務的主要部分,家庭醫學或普通科門診診金額度可及性高,價格對於大部分市民仍屬相宜。至於專科醫生診金相對較高,是稍有經濟條件人士更舒適和快捷的選擇,也不失可及性。

自由市場收費差距越大 透明度應越高

調查報告亦提及有關手術費的收費中位數,林哲玄表示,超大型手術例如胸腔主動脈人工血管移植術的外科醫生手術費連醫院查房費中位數為135,000元;大型手術例如大腸癌微創結腸切除術的相關收費為68,000元;中型手術例如微創闌尾(盲腸)切除術為30,000元;至於小手術例如皮下小脂肪瘤切除術為11,500元。

近年本港市民開始重視腸胃健康,調查亦發現胃鏡套餐的中位數為9,550元;大腸鏡連息肉切除套餐中位數為12,000元,惟第90個百分位為22,000元。林哲玄表示,大腸鏡檢查套餐式收費的中位數和第90個百分位數之間的差距頗大,達到8成,他指自由市場的收費差異可以理解,但差距越大,透明度的需要自然越高,以便患者做出明智的知情選擇。

另外,林哲玄表示,有87%非專科醫生參與基層醫療指南,約7成專科醫生及非專科醫生參與醫健通。至於非專科醫生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參與率較低,只有21%。

記者:黃子龍

相關新聞:私營醫療收費難測 同一療程收費相差逾倍 政府冀立法規管料今年6月諮詢持分者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