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在拋售美元,你的美元和人民幣怎麼辦

亞洲掀起的美元拋售潮對美元來說是一個不祥之兆,因為作為世界出口強國的中國開始質疑數十年來將其巨額貿易順差投資於美國資產的趨勢。

上週五和週一新台幣創紀錄的漲勢所帶來的影響正在向外蔓延,帶動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中國和香港的貨幣紛紛上漲。

這些舉措對美元發出了警告,因為這表明資金正在大規模流入亞洲,而支撐美元的一個關鍵支柱正在動搖。

在1997年和1998年,資本外逃導致泰國、東協和韓國等地的貨幣暴跌,此後這些國家下定決心儲備美元儲備。

加韋卡爾研究創始合夥人路易·文森特·加夫在播客中表示:「亞洲危機以來,亞洲的這不僅龐大,而且一直傾向流入美國國債。而現在,這種交易突然不再像以前那樣是穩賺不賠了。」

台灣交易者報告稱,美元拋售方面倒轉,導致交易難以執行,市場猜測這至少得到了臺灣央行的默許。 交易者表示,亞洲其他市場的交易量也很大。 分析家表示出,真正引發疫情的,是川普徵收的高額關稅,動搖了投資人對美元的信心,到底知道了流入美國資產的貿易美元流向。

首先,尤其是中國大陸的出口商,由於關稅減少了對美國客戶的准入,未來收到的美元將減少。其次,人們對美國經濟的擔憂也使美國資產的回流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表示:「特朗普的政策尊崇了市場對美元資產表現的信心。開始猜測市場上所謂的“海湖莊園協議」,即一個意在高度美元的協議——特朗普以在佛州的豪華度假莊園命名。

臺灣的貿易談判辦公室否認上週在華盛頓進行的關稅談判涉及外匯問題。 亞洲擁有全球最大的美元儲備,集中在中國大陸、台灣、韓國和新加坡,總計達數兆美元。僅中國大陸的銀行存款外匯——主要是美元,且主要由出口商持有——截至3月底已達到9598億美元,接近三年來的最高水平 。另外,還有由這些貨幣資助的投資項目。這些貨幣的比重成本以全球標準來看很稀少,加上上參議院和保險基金對美國股票和債券的投資,由於對沖成本高昂,這些投資通常對外匯對沖的比例。 從各方一致來看,市場對美元的看法正在改變。 高盛在周二的報告中指出,投資資客戶最近從做空人民幣轉為做多,既然他們開始做空美元,預計美元將進一步走弱。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表示,川普4月2日發布「解放日」關稅公告,是讓投資人開始至少進行對沖(如果不是直接拋售)美國資產的警鐘。 他說:「從近期和長期來看,我認為人們開始思考未來如何分散資產配置,而不是美元至上的過時思維。」

一種過去頗受歡迎的交易——在港幣遠期市場買入廉價美元,最初被稱為「源源不斷的禮物」——也開始逆轉,因為這種操作必須建立在港幣保持穩定的基礎上。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全球套利基金Aravali 資產管理層首席投資官穆克什·戴夫表示:「宏觀基金和槓桿投資者,在港幣遠期市場裡投入了數千億美元的『免費資金』交易,現在他們開始撤出。」 香港金融管理局週一表示,已在減少美債遠期,將貨幣開放口 亞洲債券市場的上漲,表明香港金融管理局可能也在出口商和本土投資。

法國巴黎銀行新加坡亞洲-太平洋地區利率與外匯策略師 帕麗莎·賽姆比表示:「資產回流的討論正在成為現實」,投資者和出口商或在撤出,或急於進行對沖,「無論以何種形式出現,這都說明美元的支撐正在轉變並趨向於…這表明『去美元化』正在發生 。」

分析公司Spectra市場總裁、資深交易員布倫特唐納利表示:「美元兌新台幣走勢就像煤礦裡的金絲雀。亞洲對美元的需求,以及亞洲央行支持美元的願望,都在進行。」

目前,1美元兌7.2107人民幣,1美元兌7.7512港幣,1美元兌29.955新臺幣,1美元兌142.71日元。

 

本網編輯沙龍綜合頻道

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