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陳茂波轉口風 邊境建設費兩個走向

立法會前日三讀通過《財政預算案》,縱然對減赤力度、開源措施有不滿,在席議員仍以絕大比數舉手通過。曾揚言投反對票的選委界何君堯最終「縮沙」,與香港新方向張欣宇一樣既無舉手支持,亦無反對。《預算案》多項措施惹爭議,由削社福開支、公務員縮編制,以至增加機場離境稅、研設邊境建設費,據聞財爺陳茂波在投票前夕親自向議員拉票,並在二讀辯論總結發言時逐一回應,令部分議員有轉身下台階。

邊境建設費|陳茂波稱「慎重考慮」再決定

有建制中人認為,不管是為「顧及政府顏面」,抑或「反映市民沮喪」,其實只要議員並非無差別否決《預算案》,投棄權甚至反對票並無不可,某程度更可顯示議員並非「為撐而撐」;況且《預算案》每年篤定通過,有反對票亦無法左右大局,但理解在新時代和行政主導下,議員需「顧全大局」。

今年《預算案》提出多項開源措施,其中機場離境稅加至200元,引起旅遊界不滿,在相關法案委員會,加幅減半的修正案表決更罕有打成平手,雖最終因未過半而否決,但已令當局「一額汗」。政府企硬增加機場離境稅,反觀研究向陸路離境私家車收取邊境建設費,財爺口風有變,他前日稱不少議員及社會人士提出關注,特別是需要在兩地頻繁通勤人士,「我們重視這些關注和意見,因此會慎重考慮後再作決定。」

立法會前日三讀通過《財政預算案》,選委界何君堯及香港新方向張欣宇無舉手支持,亦無反對。資料圖片
立法會前日三讀通過《財政預算案》,選委界何君堯及香港新方向張欣宇無舉手支持,亦無反對。資料圖片

 

機場離境稅加至200元,引起旅遊界不滿。資料圖片
機場離境稅加至200元,引起旅遊界不滿。資料圖片

 

200元邊境建設費的建議一出,已有聲音質疑會影響大灣區融合。資料圖片
200元邊境建設費的建議一出,已有聲音質疑會影響大灣區融合。資料圖片

 

財爺前日發言明顯「鬆口」,對邊境建設費稱會「慎重考慮」再決定。資料圖片
財爺前日發言明顯「鬆口」,對邊境建設費稱會「慎重考慮」再決定。資料圖片

 

民建聯陳恒鑌強調新增任何收費必須從長計議。資料圖片
民建聯陳恒鑌強調新增任何收費必須從長計議。資料圖片

 

企硬加機場離境稅 邊境建設費放軟

今年2月底收取200元邊境建設費的建議一出,已有聲音質疑會影響大灣區融合,若連同港珠澳大橋通行費,北上來回一趟要500元,出行成本大增,政商人士及車主自然大力反對。財爺當時強調「能力多付」,駕車北上只佔整體15%,受影響人數相當輕微,影響融合說法「不太站得住腳」。

事隔兩個月,財爺前日發言明顯「鬆口」,稱會「慎重考慮」再決定,政圈普遍解讀邊境建設費很可能「減辣」,或研究評估後暫不推行。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紹雄指,政府對增加機場離境稅企硬,詳細引用例子及數據解釋理由,惟對邊境建設費則放軟口風,「甚至聽落似唔會做」,態度截然不同,較為奇怪,希望當局再深入解釋。

他相信邊境建設費涉及影響大灣區融合,阻力較大,加上行政上亦較收機場離境稅複雜,綜合而言可能得不償失,因此政府權衡取捨後,寧可集中循機場稅徵收,以增加收入。

邊境建設費|官場中人分析兩個結局

有官場中人指,機場離境稅與邊境建設費的性質有分別,前者一直存在,而且超過20年未加價,調整價錢較易處理,相反邊境建設費是全新建議,操作上有不同,而目前仍在研究階段。面對反彈聲音,特別是頻繁往返兩地人士,官場中人分析, 邊境建設費有兩大走向,一是調整收費建議及執行細節,包括最初建議的收費金額;一是聆聽社會意見、綜合考慮後決定不推行,相信無論如何今年內會有交代。

巨額財赤下,有議員認為增加各類費用開源無可厚非,但措施要考慮政治效果,包括會否影響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向。民建聯陳恒鑌相信,政府考慮到社會不少聲音,包括邊境建設費會影響穿梭兩地車輛及家庭,以至粵車南下進程,強調新增任何收費必須從長計議。他認為即使要收費,亦應做到簡單方便,例如在每年車輛續牌期間收取劃一費用,而非逐次計算。

聶風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