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從跑步重拾正向人生 Mandy的照顧者心路歷程

照顧者是一份無私的愛,惟愛的背後也常常隱藏無形壓力與疲憊。
Mandy,是一位默默付出的照顧者,照顧病患媽媽的過程中她經歷過無數的挑戰;一年前,Mandy透過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的「賽馬會好動城市計劃」(JC FIT CITY),參加了「City Runners 全城跑團」,透過跑步不僅找到了紓壓的出口,更重新找回了對運動的熱情與目標。

照顧者的酸與苦:壓力如影隨形

若你是將軍澳居民,對此路線並不陌生。由將軍澳運動場出發跑出去海旁,繞過日出康城經橋再回到運動場,一圈約5公里。每個周日,此區的「City Runners 全城跑團」跑手在此路線邊跑邊欣賞將軍澳南的日落景色,而此亦成為Mandy的恆常活動。

38歲的Mandy,跑步起端始於一份沉重壓力。

幾年前,父親的離世讓其母身心轉差,作為主要照顧者的Mandy,開始承擔起更多的責任。惟媽媽頻頻的來電,讓Mandy感到身心俱疲,她形容自己像一條繃緊的橡筋,「隨時可能斷裂,甚至因此失眠」。

Mandy回憶道:「那段時期,精神很緊張,感覺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媽媽身上,完全忽略了自己。」就如你我一樣,Mandy曾嘗試過「煲劇」放鬆,但效果未如理想,緊湊的劇情反讓自己更焦慮。

就在不知所措之際,她想起一個老生常談的道理:運動使人快樂。

跑步的起點:從隨心跑到專業訓練

半信半疑,Mandy起初跑步亦沒有什麼規劃,隨心所欲、沒有目標,哪怕跑姿不標準,短短幾公里路,跑畢身心舒暢。「別人說運動時會產生安多酚,我跑步時真的感到興奮,更暫時忘卻煩惱」,找到紓壓方法,Mandy也慢慢開始留意跑步相關活動。

然而,一年前,她在Facebook上看到有免費跑班,決定報名試試;此也成為她跑步生涯的轉捩點。Mandy笑說:「以前完全不講究跑姿或配速,純粹是為了放鬆心情,但經跑班的專業指導後,明白跑步其實是一件事;以往如時間許可,我會參加比賽,但只求影相和不被DQ(取消資格)就可以了,現在跑步令我有小成功的感覺,每次訓練達到要求,成功感令我想繼續跑。」

跑步融入了生活,對於Mandy來說,她也從一個「社交跑手」轉變為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跑者。現在每周至少跑4次,某些日子在送小朋友上學後,Mandy更會把握上班前的兩小時,到尖沙嘴海旁晨跑,「相比起以前趕回家補眠,跑後感覺整個人更精神」。

除了逢星期五的恆常跑班,星期日Mandy就與跑團一起。她表示加入「JC Fit City賽馬會好動城市計劃」的跑團後,社群的支持不僅給了她動力,也讓她結識了一群積極向上的朋友。

「以前累了就不想跑,但現在有一班人一起,反而成為了一種動力」,Mandy認為跑團的氛圍感染了她,跑手間的力量也讓她不再感到孤單。

身心強大才能更好地守護所愛

作為照顧者,Mandy曾經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母親身上,但透過跑步她學會了轉移注意力,並與母親分享自己的跑步經歷,她直言只有身心狀態良好,才能更好地照顧家人。

「跑步讓我變得更堅強,內心也更強大」,Mandy亦希望透過自己的故事,鼓勵更多照顧者找到屬於自己的減壓方式。雖然Mandy目前專注於10公里賽事,但她對未來充滿期待,首先做到堅持跑下去,更希望無傷跑步。「這樣,跑步才能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已成為了習慣;我知道只要堅持下去,就會有不一樣的自己」她堅定地說。

「這一年跑步,我感覺好Hero,好光榮」,Mandy笑着說。

她的故事,提醒我們每一位照顧者:在愛與責任之外,別忘了照顧自己,因為只有當我們身心強大時,才能更好地守護所愛的人。

Mandy參加了「City Runners 全城跑團」訓練後,透過跑步找到了紓壓的出口。公關圖片
Mandy參加了「City Runners 全城跑團」訓練後,透過跑步找到了紓壓的出口。公關圖片

 

Mandy參加了「City Runners 全城跑團」訓練後,透過跑步找到了紓壓的出口。公關圖片
Mandy參加了「City Runners 全城跑團」訓練後,透過跑步找到了紓壓的出口。公關圖片

 

Mandy參加了「City Runners 全城跑團」訓練後,透過跑步找到了紓壓的出口。公關圖片
Mandy參加了「City Runners 全城跑團」訓練後,透過跑步找到了紓壓的出口。公關圖片

 

Mandy參加了「City Runners 全城跑團」訓練後,透過跑步找到了紓壓的出口。公關圖片
Mandy參加了「City Runners 全城跑團」訓練後,透過跑步找到了紓壓的出口。公關圖片

 

即時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