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名庭審律師費舍爾(Jefferson Fisher)近日在熱門播客「CEO 日記」(Diary of a CEO)中分享了一個辨別說謊者的驚人秘訣:關注他們是否使用極端詞彙,尤其是「從不」或「總是」這類絕對表達。根據紐約郵報報導,這位經驗豐富的律師指出,當人們試圖隱瞞真相時,往往會不自覺地採用這些極端詞彙作為防禦機制。
費舍爾透過一個生動的例子展示了這一現象。當被問及「你那天開車時在發短信嗎?」時,說謊者通常會過度否認:「不,我從不發短信。開車時從不發短信。」費舍爾強調,「『從不』是一個極端詞,這通常是他們沒有說實話的明顯跡象。每個人在某個時候都會在開車時發短信,所以當有人使用『總是』或『從不』這類絕對詞時,要特別警惕。」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除了使用絕對詞外,說謊者還有另一個行為特徵:他們通常會異常迅速地回答問題。費舍爾解釋道,這表明他們並沒有真正思考問題或嘗試回憶事實,而是直接提供預設的答案。
對於如何揭穿說謊者,這位律師建議採用一個簡單而有效的策略:慢慢重複你的問題。這種方法通常會讓說謊者感到不安,最終收回原先的極端陳述,轉而承認「嗯,我的意思是有時候我可能會這樣做」,因為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使用了不可信的絕對詞。
有趣的是,荷蘭特溫特大學(University of Twente)的一項研究發現,說謊不僅影響人際關係,還可能損害說謊者自身的心理健康。研究要求參與者記錄一天中的說謊情況,結果顯示大約31%的人承認當天說過謊,其中22%是出於自我中心的動機,8%是為了保護他人。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現說謊的參與者普遍表現出較低的自尊水平,進一步證實了誠實不僅對人際交往至關重要,對個人心理健康同樣有益。
–
新聞來源:紐約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