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後移居西岸聖地牙哥的前華埠市議員陳倩雯25日通過視頻背書第一選區市議員參選人諾永信(Elizabeth Lewinsohn),並向華文媒體公開闡述支持她的原因。
陳倩雯表示,儘管已退休,當她獲悉諾永信參選後,就毫不猶疑地支持她,諾永信與家人定居在曼哈頓下城已有15年,而且成為第一社區委員會委員已有12年,對選區議題充份了解,加上曾經為市警反恐工作多年,對警方運作十分熟識,對倡議重開柏路或局部開放將與警方有良好溝通。
陳倩雯公開批評現任市議員馬泰缺乏領導力,而且人緣欠佳,上任市議員三年多從沒有親身或派員參加每月警民會議,並主張刪減警察經費,以致其辦公室與警方關係不好,須知道市議員必須與多方融和溝通才達到辦事有效結果。
陳倩雯說,馬泰因為24小時護理問題公開侮辱市議長,而市議長已多次表達護理的營運權在州政府,市議員沒有角色,但馬泰卻一再提出議案誤導民眾。當意見與他相左的就用「霸凌」方法對待,包括長期在華策會及華人博物館門前示威,又在市府前與市議長對抗,顯然走分裂社區的極端路線。
諾永信表示自己與選區內第一,第五、第六及第七分區都建立了良好工作關係,以致選民出現問題時,很快得到警方的配合,尤其在下東城政府樓的治安。
諾永信不贊同刪減警察經費,反而主張應加派警方人手來應對公共安全,華埠日前多間廟宇佛像被破壞顯然有宗教仇恨或精神病患問題,加派警員巡邏肯定減少類似案件。
陳倩雯是當年建議把伊莉沙伯街花園地址建123個可負擔房屋單位的推手,但馬泰與鄰近居民竭力阻止並不斷訴訟,至今近10年依然是一塊空地。諾永信說,改建房屋後仍保留20%為花園,這個既開設住房又保留綠化的計劃實在不應一再拖延,尤其在住房危機的紐約。諾永信說,馬泰的100%可負擔房屋政策不切實際,近日市府有意把業權屬於政府的金街100號(100 Gold Street)重建2000多個住房單位,馬泰已公開竭力反對,這與他向選民爭取房屋,而每有房屋興建時他又去反對,這種混亂房屋政策令選區不斷流失人口。
陳倩雯表示,當她獲悉馬泰針對華人參選,在4位參選人只針對兩位華人參選人的連署挑戰感到很不是味道,華人參政的道路崎嶇而漫長,馬泰刻意打壓華人參政,一方面在華埠找選票及鈔票,另一方面暗地裡打壓華人參政,這種缺乏包容的行為居心叵測。據她所知,不少華人都看到這些行為,但他聯結華人職工會的「霸凌」手法令華人不敢公開揚聲(afraid to speak up),因為害怕被示威的困擾。
最後諾永信的政治顧問Trip Yang表示,主張為草根發聲的馬泰近日競選受到空前打擊,因為紐約4大工會包括1199 SEIU(醫療及護理人員),SEIU 32BJ(物業服務工會),DC 37(政府員工工會)及NYSNA( 護士工會),已公開聲明不會背書馬泰連任,而諾永信已獲得前州議員史葛靜及現任國會議員高德曼的公開支持。▍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

前市議員陳倩雯通過視頻,向華文記者講述背書支持市議員參選人諾永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