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廢墟清理預計6月完成

洛杉磯縣火災廢墟清理工作預計於6月完成,總重量相當於一百座艾菲爾鐵塔。災區周圍居民和堆積廢墟社區仍擔心有毒物質會釋放到空氣和土壤中。

《洛杉磯時報》報道,當局強調,瘋狂清理速度表明洛縣政府所主導的大規模清理工作最快能在6月完成。負責監督的美國陸軍工程兵團官員表示,主要由私人承包商組成的救援隊伍正以創紀錄速度復原,每日清理近120個地塊,已接近道路和災區附近居民所能承受的極限。目前約有1萬373名屋主填寫「進入權」表格,授權陸軍工程兵團和政府承包商在其財產上工作,另有1698人選擇退出,交由自聘團隊處理。

美國陸軍工程兵團指揮官報告稱,截至週四,伊頓和帕利塞茲火災區的4153處房產已被清理完畢,但許多地塊仍需要進行最後修整。指揮清理工作的陸軍軍官表示,這是該機構在山火災區進行最大規模清理工作,已清除超過一百萬噸的混凝土、鋼材、泥土和植物,總重量相當於一百座艾菲爾鐵塔。

最近幾週,大幅加強清理工作,工人們僅需不到兩日的時間便能清理完一處房產。

據了解,工人們在阿爾塔迪納超過六成房屋中發現石棉,而在帕利塞茲火災延伸區超過四成的房屋中發現了石棉。身穿白色防護衣和呼吸器的清理人員需要三天才能刮掉有害物質並將其放入密封容器。

西區因進出災區道路狹窄,清理工作變得更加複雜。太平洋海岸高速公路沿線的車流量已減少到雙向各一條車道,特梅斯卡爾峽谷路依舊關閉。

加州保險局局長勞拉(Ricardo Lara)於1月時表示,山火發生後,房主聘請私人承包商清除費用通常超過十萬。選擇加入政府計畫者無需直接自掏腰包,但陸軍工程兵團將要求承保清除廢墟的保險公司在特定承保範圍內向政府償還費用。

每日有超過兩千輛卡車的泥土、混凝土、金屬和其他碎片被運往16座垃圾掩埋場和回收中心,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引發南加州鄰近社區反對。西米谷垃圾掩埋場和回收中心接收迄今為止最大份額的火災殘骸,上週平均每日接收1228輛卡車殘骸,共接收63萬6000噸垃圾。秀瑪陽光峽谷垃圾掩埋場則是第二大火災殘骸處置庫,已接收12萬6000噸殘骸。從馬里布到卡拉巴薩斯、阿爾塔迪納和爾溫代爾,災區附近及堆積廢墟的居民均擔心有毒物質會釋放到空氣和土壤中。

承包商則回應正採取更多保護措施,包括經常給住宅用地和垃圾處理場澆水,以防止污染物進入空氣。洛杉磯訊

火災殘骸和物質被分解並準備在特梅斯卡爾峽谷進行回收。洛杉磯時報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