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五月分是亞裔傳統月,全美各地紛紛慶祝來自不同國家的亞裔人士,如何在美國重建家園。本報今日介紹五十年來,南加州橙縣的越南裔美國社區如何從超市外登記選民,到選出自己的國會議員,同時重塑美國政治。
1984年,像陳文(Van Tran,音譯)這樣的志願者在橙縣超市外幫助越南裔美國人登記投票,支持列根(Ronald Reagan)連任。共和黨的反共立場吸引了逃離共產越南不久的難民。陳文後來成為第一位進入加州議會的越南裔美國人。
這標誌著美國最大越南社區「小西貢」(Little Saigon)政治力量的崛起。如今,越南裔美國人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選民群體,他們選出自己人進入國會,吸引強大盟友,並影響美國人權政策。2023年,難民之子陳德瑞(Derek Tran,音譯)當選加州第45選區國會議員,標誌著社區的重大進步。
《橙縣紀事報》(OCRigister)報道,小西貢已成為總統候選人爭取亞裔美國選民的必訪地點。2000年,麥凱恩(John McCain)參議員——越戰時被俘虜並遭折磨五年的海軍飛行員——訪問橙縣時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他向約3,000名支持者表達了對越戰參戰者的感謝。
2008年,麥凱恩成為第一位在小西貢開設競選辦公室的總統候選人。當年的全國亞裔美國調查顯示,越南裔美國人比其他亞裔更傾向共和黨,支持麥凱恩的比例(51%)遠高於奧巴馬(24%)。
政治學家克里斯汀·科萊特(Christian Collet)表示,全國性競選活動經常將小西貢視為重要一站,這不僅是象徵意義,也是戰略決策。2024年,時任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也訪問了維吉尼亞州福爾斯徹奇的越南購物中心伊甸園中心。
從社區到國會
1984年,共和黨在橙縣小西貢中心設立總部支持國會候選人多南(Bob Dornan),一位曾報導越戰的空軍退伍軍人。多南在越南社區大力競選,最終擊敗長期民主黨現任議員派特森。
2004年,國會成立專門的越南核心小組。民主黨眾議員路易·科雷亞(Lou Correa)表示,這表明小西貢不僅在橙縣,而且在全國都有政治力量。前國會議員洛蕾塔·桑切斯(Loretta Sanchez)在塑造美越關係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多次對越南的人權問題提出批評。共和黨眾議員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計劃重新提出《越南人權法案》,要求國務院幫助越南的政治和宗教囚犯。
政治軌跡的成熟
2024年,民主黨人陳德瑞成為加州首位當選國會的越南裔美國人,代表小西貢。他希望利用這一平台保存越南歷史並提升下一代。
小西貢著名開發商兼社區領袖趙閥(Frank Jao)表示,越南裔美國人的政治軌跡多年來已經成熟,第二代越南裔美國人不僅在地方政治中深度參與,在州和國會競選中也表現良好。
但前國會議員桑切斯認為,社區內部分歧有時阻礙了全國性發展。陳文也認為,與其他族群相比,橙縣越南人的政治影響力仍然有限。研究教授裴東(Tung Bui)表示,新一代正在轉變優先事項,從人權和民主倡導轉向社會正義和融合。

2023年越裔的陳德瑞(Derek Tran,音譯)當選加州第45選區國會議員。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