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巴士逃票下降 票務收入大升

州長胡楚28日宣布大都會捷運局打擊逃票最新成果,數據顯示,自去年年第二季度至今年第一季度,地鐵逃票事件下降了30%,巴士投票已經連續第三個季度保持下降趨勢。由於新增的防止逃票措施和乘客流量的恢復,捷運局的票務收入比2021年上升了67%。捷運局也將繼續推出防止逃票措施,包括在2026年在巴士上推出購票證明實驗項目等。

根據州府的數字,2024年捷運局票務總收入達到50億美元,較2023年增加3.22億美元。由於票款與過路過橋費佔捷運局營運預算的40%,減少逃票對維持地鐵與巴士正常運作至關重要。捷運局近兩年來透過強化教育、執法和改善進站閘門設施等多元策略,大力打擊逃票行為,目前已在逾70個地鐵站安裝了延遲開啟的緊急出口閘門,並計劃於年底前將此措施擴展至150個車站。設有延遲開啟緊急出口的站點總體逃票率下降了10%。同時,已有90%的地鐵旋轉閘門完成改造以防止「反向推門逃票」,並在超過200個車站部署了閘門守衛,這些車站的逃票率因此下降了36%。此外,在設有加裝套筒與鰭片的旋轉閘門的地鐵站,跳閘行為減少了60%。

為了減少巴士逃票,捷運局加強部署執法小組,透過大數據確定逃票高發地點,每周在140個地點進行票務檢查。執法小組介入後,相關巴士站點的付費乘客數增加了7%,巴士逃票率也連續三個季度下降。

在通勤鐵路方面,長島鐵路(LIRR)與大都會北鐵路(Metro-North)自2024年6月起實施了新的車上票務政策,要求無票乘客出示身份證以開具罰單。未能出示身份證者會被要求下車或由警方處理,嚴重者將遭到逮捕。此政策推行後,長島鐵路開具的罰單數量下降了66%,但傳票數量增加了295%,逮捕人數也上升了140%。大都會北鐵路方面,罰單數量下降31%,傳票增加162%,逮捕增加50%。

為應對橋樑與隧道逃費問題,捷運局自2017年起推行的無人收費系統(Open Road Tolling)已大幅提升收費效率及減少交通事故。自2021年以來,通行費收入回收率提升了44%。此外,去年3月啟動的市、州跨機構聯合特別行動隊也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已開出超過4萬5000張罰單,拖吊逾4400輛車輛,並逮捕1025人。

胡楚昨日還宣布捷運局未來計劃持續推出更多打擊逃票新措施,包括預計於2026年在巴士上試行購票證明系統(Proof of Payment),並於2025年夏季前完成所有地鐵旋轉閘門的改造。此外,捷運局將於今年秋季開始,在20個地鐵站測試來自四家公司設計的現代化閘門,為最終選型鋪路,其中包括華埠地蘭西地鐵站和華人眾多的皇后區森林小丘地鐵站。

胡楚說,打擊逃票的同時,捷運局也努力優化服務,自擁堵費開收以來,曼哈頓巴士行駛速度提升達20%;大都會北鐵路於今年3月創下99%的準點率,長島鐵路則達到96%。

地鐵重大犯罪率今年也下降了11%。▍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

地鐵套票問題大幅下降。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