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研究顯示,越來越多民眾購買食品與日常用品時,也開始使用「先買後付」的貸款方式,另外逾期還款的人數也在增加,現象反映不少消費者周轉困難,開始無法應付巨大的經濟壓力。
NBC報道,這次調查由金融機構Lending Tree進行,訪問了2000名年齡介於18至79歲的消費者,大約一半人表示自己曾「先買後付」,其中25%人更表示以此購買食品雜貨,比例高於去年的14%和前年的21%。另外41%受訪者形容,過去一年曾無法按時還款,比例同樣高於去年的34%。
Lending Tree的首席消費金融分析師舒爾茨(Matt Schulz)表示,承認曾逾期還款的受訪者中,大多數人表示延遲時間不超過一周,可見這類民眾苦苦掙扎,就連溫飽也成了問題,在通脹、高利率、關稅等因素影響下,會有更多人採用「先買後付」的方式。在報告中,舒爾茨並未將調查結果與衰退指標掛鉤,但預期情況會在短期內惡化,經濟前景讓人難以樂觀。
統計同時顯示,60%曾「先買後付」的民眾表示,自己一度持有多筆貸款,其中近25%人同時貸款3筆以上。對此舒爾茨表示,民眾理財不善的風險很高,「先買後付」時必須謹慎。
在其他例子中,媒體品牌Billboard曾披露,在Coachella音樂節前,約60%持普通門票的觀眾「先買後付」,快遞平台DoorDash近日也宣布,接受來自Klarna的「先買後付」訂單,現象引來不少爭議。
而在企業方面,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航空公司達美(Delta)等都曾警告,市場需求已經出現裂痕,銷售業績低於預期。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