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佬真是砸錢呀,原價45.7元(人民幣,下同)的午飯,優惠後才11.8元」,「109元的520克『和牛至尊』披薩半價活動,免5元配送費,疊8元神券,到手只要48元」……內地電商平台近日風雲再起,京東大張旗鼓進軍外賣行業,與美團的酣戰持續升級,雙方爭推各種「滿減」、「神券天天領」補貼活動爭奪用戶。筆者的多位友人在社群笑稱,最近在家可不做飯了,「趁着兩大巨頭打架,我們薅薅羊毛吧。」
中國互聯網很久沒這麼熱鬧過了,一時之間甚至有人感歎:難道互聯網的「好日子」又回來了?
相關新聞:駐京觀察 :青年「蹭飯」社區食堂

外賣行業看似熱鬧非凡,實則利潤微薄。中國外賣江湖長期呈現美團與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平台餓了麼的「雙雄」格局,其中美團約佔7成份額。摩根大通發布的行業報告顯示,美團外賣業務2024年預計淨利潤率僅2.8%,而已運營17年的餓了麼仍處虧損狀態。
其實,京東美團的熱戰,並非局限於外賣市場,而是在經濟放緩時期,互聯網紅利見頂的大背景下,雙方為爭奪「即時零售」這一新興藍海市場而展開的激烈較量。美團月中推出的「美團閃購」,主打「30分送達」;京東則強調「自營秒送」平均送達快於30分鐘。

相關新聞:駐京觀察:華人科學家「歸國潮」加速
據商務部研究院報告,2023年中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達6500億元,預計2030年突破2萬億元。這場即時零售大戰可能並非京東與美團的單打獨鬥。面對消費市場的鏖戰競爭,阿里是否繼續坐視不理,還是會加入火拼,仍待觀察。
不過,無論如何,這場熱戰的直接受益者不僅僅是消費者。官媒中新社分析,京東美團的競爭,推動了整個行業規範化和人性化發展。京東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讓其工作權益得到更多保障。外賣平台的高傭金一直是商家痛點,新競爭者入局,也令商家面對平台有了議價可能。
楊浚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