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著名飲食連鎖品牌「真功夫」,因使用的商標形象近似香港武打明星「功夫之王」李小龍,被李小龍之女李香凝維權,向「真功夫」索賠2.1億元人民幣,同時要求國家知識產權局裁定「真功夫」商標無效。2022年,國家知識產權局裁定「真功夫」商標無效,但「真功夫」不服裁定,將國家知識產權局訴至法院。近日,北京高級法院判決,支持國家知識產權局裁定,「真功夫」使用的兩個商標均無效。
真功夫訴訟請求被駁回
據「澎湃新聞」報道,北京高級法院的判決為終審判決,駁回「真功夫」方面的訴訟請求。
相關新聞:上海二中院判喬丹體育侵權 須向米高佐敦公開道歉並賠償





報道稱,早在2010年,李香凝走上對父親形象的維權之路。2019年底,李香凝的李小龍文化信息咨詢(上海)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起訴上海真功夫快餐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市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廣州真功夫快餐連鎖管理有限公司,索賠2.1億元。當時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回應稱:真功夫系列商標,是由公司申請、國家商標局嚴格審查後授權的,已經使用了15年,商標是否侵權,多年前也曾有過爭議,但商標一直沒有被判定侵權或者撤銷的行政或司法結論。

李香凝要求賠償2.1億
李香凝方面隨即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商標無效請求。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為,李小龍是一代武術宗師,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荷李活的首位華人主角,被譽為「功夫之王」,在爭議商標申請注冊之前,李小龍已是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廣泛的影響力。爭議商標與李小龍的肖像及經典動作幾近相同,作為商標使用在核定服務上,易使消費者對服務的來源等特點產生誤認。因此,國家知識產權局分別於2022年8月和2023年2月分別對兩個「真功夫」爭議商標作出裁定:無效。
相關新聞:中國瑞幸被泰國瑞幸索賠22億 真相係中國人坑中國人?

真功夫公司不服裁定,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訴國家知識產權局。2024年6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一審判決,訴爭商標違反了商標法相關規定,應當予以無效宣告。駁回原告真功夫公司的訴訟請求。
具有欺騙性的典型案例
真功夫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北京市高級法院提起上訴。2024年10月,北京高級法院判認為,其中一和李小龍高度相似的商標無效,近日再宣布另一個商標也無效。
北京高級法院並指真功夫商標,為判斷將人物形像作為商標申請注冊是否具有欺騙性的典型案例。將他人肖像或形像作為商標注冊和使用應當取得授權和許可,否則將放任公眾可能產生的錯誤認知,不正當地獲取因名人效應產生的經濟收益和市場聲譽。
「真功夫」是中國內地一家中式快餐企業,主打原盅蒸湯、蒸飯等蒸品,於1994年成立。目前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店,員工超過1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