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動車牌照費/加牌費/違例泊車/咪錶/田北辰】政府早前提出調整電動車牌照費,建議按功率高低,分5個層級收費,而調整進程則會分3年進行,即至2028年最高級別牌費將由現時約1,100元大幅增加至11,000元,升幅達10倍。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今日(25日)在社交平台表示支持分級原則,但批評加幅過於激進,與推動電動車普及化的政策目標背道而馳,更形容車主如同「白老鼠」被「跣一鑊」。
相關新聞:電動車加牌費|不再以車輛淨重計算 改用「額定功率」分三年加價 政府:牌費續低於油車水平
田北辰指電動車牌費加幅離譜 車主呻「落咗搭」
田北辰指出,現時電動車牌費以重量計算,普遍約1,100元,但新方案下,2028年最低級別將增至3,000元,最高級別更達11,000元。他認為加幅不合理,建議參考燃油車牌費差距,最低約5,000元,最高約15,000元,相差3倍,計入通脹後將電動車首年第1級定為1,200至1,300元,第5級為3,300元,3年後逐步調整至3,800元。
他透露,不少電動車主向他抱怨,當初因政府鼓勵及低牌費而購車,如今卻面臨牌費加價,要求現有車主獲豁免,沿用舊制至換車。田北辰指,若政府突然「抽走地氈(Pull the rug)」,將打擊市民對政策的信任,若下次再推新措施,無人會信。





咪錶加價方案被指欠針對性
對於政府同步建議將路邊泊車咪錶收費劃一加倍,每15分鐘由2元增至4元,田北辰認同加價可減少長期佔用,但批評一刀切做法未能達標。他主張首小時每15分鐘加至3元,加幅為50%,第二小時起增至5元,透過遞增收費促使車主流轉車位。
他更質疑,在咪錶位不足的情況下增加違泊罰款欠缺說服力,要求政府優先增設咪錶及上落客區,並配合閉路電視執法,否則形同浪費路面資源。
局方堅持新制 稱電動車仍佔優
田北辰又引述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回應稱,即使調整後,電動車牌費仍為燃油車的七成,加上油費節省及車價吸引力,換車誘因充足。對於豁免現有車主的建議,他強調過往所有車輛在牌費調整後均統一適用新費率,未見電動車需例外處理。
田北辰總結指,政策理念與執行力度嚴重脫節,如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加得太猛反致反彈,預料電動車牌費草案將面臨巨大阻力。唯一令他稍感安慰的是,副局長承諾會積極考慮增設咪錶位的建議。
相關新聞:
交通違例|「牛肉乾」調高至400元 超速駕駛最高罰1500元 咪錶加一倍每節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