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邦調查局(FBI)發表年度詐騙與網絡犯罪報告,在去年接到的86萬宗個案中,民眾損失166億元,比2023年上升33%,受騙者中60歲以上長者人數最多,損失約48億元。
綜合ABC及AXIOS報道,聯調局的網絡犯罪中心(Internet Crime Center)表示,部門在去年收到的近86萬宗投訴中,25.6萬人蒙受了實際損失,平均每人被騙接近2萬元,以86萬宗個案計算,總額超過160億元。單論60歲以上長者的話,共有14.7萬餘宗個案,損失金額48億元,比2023年增加了43%。
執法部門形容,現在的騙案五花八門,其中投資騙局、詐騙商業電郵、冒充科技產品技術支援的比例最高,在投資騙局中,歹徒會以高額回報為引誘,勸說民眾購買股票、債券、房地產等等,去年共騙取65億元。
在詐騙商業電郵方面,歹徒會假扮公司主管或同事,向潛在目標發送電郵,索取錢財或禮物卡,相關騙案共涉款20億元。至於在技術支援騙案中,不法分子會宣稱民眾的電腦等科技產品出現問題,然後伺機盜取款項,去年共涉及10億元。聯調局又說,部分民眾會收到假冒手機信息,宣稱他們拖欠還款,這類個案去年有近6萬宗,涉款13萬元。
官方統計發現,60歲以上長者是最大的受害群體,其次是50至59歲人士,這個組別共損失25億元。以州份計算的話,加州、德州與佛州是損失最多的3個州份。
聯調局官員表示,民眾遇到可疑個案應積極舉報,此舉有助執法人員拼湊案情,防範同類事件。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