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特朗普政府近期有關對中國關稅語調轉變,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經濟學和公共政策教授李·布蘭斯泰特(Lee Branstetter)表示,暗示關稅可能很快下降,「反映了這些關稅現在對美國企業和美國消費者造成的痛苦,以及如果繼續下去可能造成的痛苦。」
布蘭斯泰特表示,在從中國獲得任何讓步,甚至開始認真談判之前,就談論降低關稅,看起來像是一種退讓。他補充道,「對我來說,這與總統沒有真正考慮到其關稅決定的後果的觀點是一致的;現在,這些後果對他來說變得更加明顯。」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僵局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焦慮,因為其影響變得越來越清晰。本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以美國關稅的影響為由,下調了美國、中國和大多數其他國家的增長預測。
白宮也越來越擔心,隨著年底假期季的訂單開始,美國零售貨架可能出現短缺。
德國集裝箱航運集團赫伯羅特(Hapag-Lloyd)的一位發言人24日表示,由於擔心貿易爭端,其客戶取消了從中國運往美國的30%的貨物。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發生類似的關稅戰之後,長期以來一直為與美國總統的第二次貿易戰做準備的中國,並沒有急於提供讓步或與美國貿易官員舉行會議。
中國21日抨擊了以犧牲北京利益為代價與美國談判貿易協議的其他國家,並誓言對「安撫」華盛頓的國家採取反制措施。
上海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教授、中國外交部政府顧問吳心伯表示,「我們不在乎他想要什麼。」他說,美國和中國可能在工作層面交換一些信息,但這不是談判。
布蘭斯泰特說,「我認為中國人已經摸清特朗普的底細。他們認為,即使僅僅針對中國,如此高的關稅也會產生他根本無法承受的經濟和政治成本,他會在受到壓力時很快屈服。而這似乎正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_____
新聞來源:NBC
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