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懲教署擁有一支成員包括犬隻的隊伍——警衛犬隊,當中的警衛犬負責保安巡邏與人群控制,並協助搜索及追捕逃獄在囚人士,而嗅查犬則利用靈敏嗅覺協助打擊和阻截違禁品流入懲教院所。高級懲教主任(警衛犬隊)李豐原接受《星島》專訪時表示,基於懲教工作環境的特殊性,警衛犬和嗅查犬須接受嚴格和特殊訓練,以嗅查犬為例,除了能憑藉嗅覺搜尋毒品及私釀酒外,更可以憑嗅覺搜查出手提電話,是懲教嗅查犬的「獨門秘技」;警衛犬亦特別展現威懾力,牠們在領犬員帶領下工作,有助提升院所的安全羈押及保安水平。
高級懲教主任(警衛犬隊)李豐原表示,懲教署警衛犬隊主要為懲教院所提供保安巡邏及搜查服務,協助打擊和阻截違禁品流入懲教院所,提升院所的保安水平,其日常工作包括巡邏、搜查院所內外範圍及外來物品,確保無違禁品流入,如發生特別事故,例如有在囚人士越獄,警衛犬隊會迅速提供支援,協助搜索及追捕逃獄人士,以維持院所的安全和秩序。
相關報道:懲教署警衛犬隊|喜迎7隻史賓格犬新成員 領犬員一手包辦接生餵奶護理 培育未來嗅查犬新星

李豐原指出,懲教署警衛犬隊目前擁有64隻工作犬,主要有5類犬種,當中體型較大和服從性高的昆明犬、德國牧羊犬及瑪蓮萊犬會被訓練為警衛犬,負責保安巡邏與人群控制等具阻嚇性的工作,發揮其威懾作用;嗅覺靈敏、較為活潑的史賓格犬和拉布拉多犬則會被訓練為嗅查犬,專注於截查違禁品及精準識別危險物品,「充分發揮不同犬隻特質,應用於不同任務上。」
要成為出色的工作犬並不容易,李豐原說犬隻須經過12星期的嚴格訓練,訓練初期主要培養犬隻與領犬員的感情,建立信任基礎,以及訓練其服從性,學會聽從領犬員的指令;其後則針對警衛犬或嗅查犬的特定任務進行專業訓練,前者的訓練包括服從性、敏捷度、人群控制、搜索、追蹤、撲咬追捕等,後者的訓練則集中辨識違禁品,例如危險藥物、毒品、私釀酒、香煙和手提電話等。犬隻需要經過甄選和評核,合格後方可安排執行工作。

李豐原續稱,警衛犬隊會因應懲教院所的工作特性和環境安排相應訓練,當中能夠憑藉嗅覺搜尋手提電話是懲教嗅查犬的「獨門秘技」。人員示範將手提電話隨機放入一個箱子內,只見嗅查犬東聞西嗅多個箱子,很快便鎖定其中一個,並且坐在箱子前面。李豐原解釋,當電流流經手機內的電子零件時,所發出的熱力會散發一種獨特氣味,嗅查犬經訓練後便能夠辨識相關氣味,從而找到手提電話。
另外,識別俗稱「橙酒」的私釀酒亦是嗅查犬的必備本領,人員將一小片沾有「橙酒」的綿花放在由磚頭堆砌而成的磚牆內,當領犬員發出指令,嗅查犬馬上行動,鼻子貼近磚牆,時而高抬,時而低嗅,快速且有條不紊地掃描每個角落,不消一刻便成功找到「橙酒」的位置。李豐原說道:「違禁品通常收藏得較隱蔽,體積、份量亦會較細小,所以訓練期間會提高嗅查犬識別違禁品的細緻度、靈敏度。」

工作犬通常於8歲退役,懲教署為牠們推出領養計劃,讓公眾有機會將其帶回家,享受安穩的晚年生活,然而並非每隻退役犬都能找到新家,有些會留在訓練基地,由領犬員繼續照顧直到終老。李豐原感言,工作犬在漫長歲月中貢獻己力為市民服務,希望牠們完成使命後能有溫暖的歸宿。他希望市民可以多加留意及支持退役工作犬的領養計劃。
除了工作犬,領犬員同樣需要接受專業培訓,李豐原指出,領犬員的訓練為期3個月,主要學習領犬技巧,例如控制工作犬的行為及給予準確指令等,完成課程及通過甄選便可成為警衛犬隊一員,相關的懲教事務(領犬)專業文憑課程更於去年取得資歷架構第四級認證。
記者 麥鍵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