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州法官令恢復133名國際生身分

喬州聯邦法官22日頒發臨時令,禁止當局撤銷133名國際學生的簽證,並恢復各人合法身分。圖為喬治亞大學米勒學習中心的校園。 Imagn Images圖片

聯邦法庭辦法臨時命令,禁止特朗普政府撤銷133名留學生的簽證,而且需要恢復他們的留美資格。法官批評行政部門,不通知當事人、不解釋決策原因、又不容涉案人士辯解,行為可能違反多項法律。

綜合ABC及霍士新聞報道,北喬治亞州聯邦地方法院22日表示,原告方在聆訊期間或已提出足夠證據,證明政府越權辦事,將133名學生從「學生及交流訪客信息系統」(SEVIS)中除名,從目前情況看來,當局不但違反《行政程序法》和《憲法第五修正案》,更對當事人蒙受無法挽回的傷害,包括一度失去合法身分,可能學業或工作不保,也面對極大的精神痛苦。

雖然政府律師形容,法庭裁定學生勝訴將影響當局的移民執法權,但法官拒絕採納這個說法,一方面禁止政府褫奪涉案133人的留學簽證,另一方面要求國土安全部、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在22日下午5時前,恢復眾人的合法身分,並需在完成後通知法院。法官暫定24日再度開庭,研判目前的禁令是否需延長。

在這次案件中,133名涉案人的F-1簽證或學生身分突然被撤,因此由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及其他組織代為興訟,控告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Kristi Noem),以及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代理局長萊昂斯(Todd Lyons)違法。原告方表示,不少涉案學生成續優秀、即將畢業,以往從未犯下嚴重罪行,可能只是違反交通規例等輕微事項,更有人甚至沒有交通違規,背景極為清白。

原告方在聆訊期間指責,當局貿然終止當事人的留美資格,做法已經偏離正常範圍,旨在強迫學生中斷學業「自行驅逐」,由於學生的SEVIS紀錄被刪除,即使學生持有效簽證,仍可被驅逐出境。政府代表回應時說,官方根據法律終止學生的SEVIS記錄,當事人就算未曾被捕或被定罪,仍可被驅逐出境。

法庭這次頒布臨時禁令後,ACLU喬州分部的資深律師弗里德林(Akiva Freidlin)發表聲明,形容樂見法官保障原告學生的權益,也阻止了政府在訴訟期間繼續非法行事。聲明強調,身在美國的非公民也應得到憲法保護,特朗普政府不能無視正當程序,以剝奪身分、逮捕驅逐等方式脅迫學生。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