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崙候任市長宣布 過渡團隊成型

屋崙候任市長芭芭拉李舉行第一場記者會。視頻截圖

屋崙市候任市長芭芭拉李。芭芭拉李臉書帳戶

屋崙市候任市長芭芭拉李(Barbara Lee)周一(21日)召開宣佈勝選後首場記者會,宣布其過渡團隊由兩位重要支持者——阿拉美達縣勞工委員會(Alameda Labor Council)主席布朗(Keith Brown)與屋崙商會(Oakland Chamber of Commerce)主席兼港務委員會主席萊斯利(Barbara Leslie)共同領銜。兩人均為她競選期間的重要支持者。芭芭拉李強調,將團結勞工與商界力量,推動城市重建與治理改革,重建市民對市府的信任。

記者會於屋崙商會總部舉行。芭芭拉李首先帶領與會者為當天辭世的教宗方濟各默哀,並分享其天主教背景與自1970年代起在屋崙生活的經歷。她坦言,儘管長年擔任聯邦眾議員、外界視她為「局外人」,但她始終視屋崙為家,強調「這是一座我深愛的城市」。

芭芭拉李以近53%選票擊敗前市議員泰勒(Loren Taylor),將完成原市長盛桃(Sheng Thao)被罷免後剩餘的約18個月任期,至2026年11月。

她表示,市府正面臨無家可歸問題、公共安全挑戰與高達1.4億元的財政赤字,重建市民對政府的信任是其首要任務。「我們不能再是一座分裂的城市,而必須成為一個團結的社區。」

她並公布「上任百日計劃」,涵蓋十大重點政策,包括:加強與警局及企業合作以改善治安;簡化建築許可流程;清理非法傾倒垃圾;向阿拉美達縣爭取更多無家可歸資源;會晤十大企業CEO以強化公私合作;檢討市長與市議會的權責分工等。

在財政方面,她表示將審閱代理市長詹金斯(Kevin Jenkins)預定5月1日公布的預算草案,再決定是否提出修改。「裁員是最後選項,我將優先尋求開源方式。」

詹金斯也出席記者會,並表示支持李的政策方向,待其正式上任後,他將重返市議會擔任議長。

對於新市長的領導,華埠社區寄予厚望。華促會(OCIC)主席莊錦鎮表示,芭芭拉李的資歷與影響力,將有助屋崙爭取來自州府甚至聯邦層級的更多資源。「這對整個社區都是一次被聽見的機會。」但他也提醒,市長任期僅18個月,改革不可能立竿見影。「城市治理是一場馬拉松,我們要給她時間。我認為要看到實質變化,至少要給她四至五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將改革落實。」

華商基金會主席陳錫澎指出,芭芭拉李的勝選帶來希望,但期望須建立在現實基礎上。「市府目前面對財赤、治安等多重挑戰,我們不能期望第二天屋崙就煥然一新。」他認為,芭芭拉李若能積極接觸移民社區、傾聽各族裔聲音,將有助於改善公共安全、促進小商業復甦。他呼籲市民與社區領袖齊心協力,因為改革需要的是集體參與與耐心支持。本報記者蘇婕雅屋崙報道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