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總統任期已於2024年5月20日屆滿,但澤連斯基日前簽署了最新延長戒嚴和動員令的法律。按照烏克蘭憲法,戒嚴期間不能舉行選舉。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認為,總統權力持續膨脹、且頻出錯,烏克蘭最大問題恐在政治而非軍事。
烏克蘭最新戒嚴和動員令法律將至少持續到8月6日,這不僅標誌著俄烏戰爭以來烏克蘭第15次延長戒嚴和動員措施,更意味著今年夏天將不會有選舉。
《經濟學人》指出,許多自由派與溫和派烏克蘭人從戰爭一開始就面臨兩難困境——揭露政府無能、腐敗或管理不善恐殃及國際對基輔的支持,但默不作聲卻等於接受總統澤連斯基逐漸壟斷權力,這有時反而會削弱國家效率,甚至抵銷為戰爭作出的努力。烏克蘭獨立新聞網站ZN.UA主編莫斯托瓦亞指出:「當西方媒體和歐洲領袖們將澤連斯基捧為英雄,我們感覺像被綁住了。」某匿名烏克蘭官員稱:「若澤連斯基覺得沒有對手時,就代表大選近了。」《經濟學人》認為,基輔當局似乎正為此而加緊控制。
烏克蘭最大在野黨黨魁、前總統波羅申科於今年2月僅因「空泛的國安威脅」指控而被罰,資產遭凍結還被控叛國罪。有批評者認為,叛國罪官司猶如法律手段的整肅,種種作為等於實質禁止波羅申科參選。
民間社運人士也受害。致力反貪的社運人士沙布寧在戰爭之初就從軍,但仍持續揭露烏克蘭國防部的貪腐,成為被打壓對象。他說這種手段跟俄總統普京掌權時如出一轍。
《經濟學人》指出,基輔目前以效能為名,將本屬機關或國會的權力集中於總統身邊少數非民選官員手上,像是幕僚長葉爾馬克、澤連斯基的「文膽」利特溫及負責監督國安單位的塔塔洛夫等人。據指,忠心者會獲得任職國營企業董事會等酬庸,而太有主見、有高民意支持率或與西方有直接溝通管道者,紛遭解職或被邊緣化。
「烏克蘭真理報」主編穆薩耶娃稱,總統辦公室不去處理引來調查報道的問題根源,代之以限制採訪、打壓廣告商,甚至把跟記者接觸視為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