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協4地盤搭建MiC多功能辦公室 為工友提供共用空間及籃球場

【房協/MiC/共用空間/籃球場】房協作為房屋實驗室,一向勇於「先行先試」,早前除了用MiC組裝合成建築法起樓,近月更率先於4個地盤搭建出新的MiC多功能辦公室,顛覆以往工地臨時寫字樓簡陋、工作環境條件欠佳的形象。房協總監(項目策劃及管理)張冠華表示,MiC辦公室設有「安全智慧工地系統」、地盤運作所需的會議工作空間,以及籃球場等,供工友作息和聯誼的地方。他指,房協改善工作環境本身除了冀革新工地、推動關懷文化之外,「 都希望工友有個更有尊嚴嘅共用空間,唔使坐喺路邊食飯。」

張冠華表示,推行MiC辦公室有3大目標,分別是加強智慧工地管理,改善工地環境並推動關懷文化,以及促進可持續發展。首先,工作安全永遠是地盤首要任務,而房協轄下11個獲認證的「安全智慧工地」均包括一個「中央管理平台」(CMP),供監察和分析地盤實時情況。

 

如鏡頭發現工友入閘時未戴好安全帽 會發出提醒

 

他指,MiC辦公室有助承建商設置CMP,例如工友上班時要經人臉識別及打卡入閘,數據會實時傳送至CMP作分析用途,如鏡頭發現工友入閘時未戴好安全帽,閘機亦會發出提醒。地盤的高風險區域亦設置鏡頭,並透過AI人工智能分析,若發現有工友誤闖受限危險區域,系統便會發出聲音廣播警號,同時通知CMP內的當值監督人員,便其能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例如透過無線電召喚前線工友返回安全位置,避免意外發生。

 

房協地盤搭建的MiC多功能辦公室,設共用空間及籃球場,讓工友聯誼。 葉偉豪攝
房協地盤搭建的MiC多功能辦公室,設共用空間及籃球場,讓工友聯誼。 葉偉豪攝

 

房協地盤搭建的MiC多功能辦公室,設共用空間及籃球場,讓工友聯誼。 葉偉豪攝
房協地盤搭建的MiC多功能辦公室,設共用空間及籃球場,讓工友聯誼。 葉偉豪攝

 

房協改善工作環境本身除了冀革新工地、推動關懷文化之外,「 都希望工友有個更有尊嚴嘅共用空間,唔使坐喺路邊食飯。」
房協改善工作環境本身除了冀革新工地、推動關懷文化之外,「 都希望工友有個更有尊嚴嘅共用空間,唔使坐喺路邊食飯。」

 

房協改善工作環境本身除了冀革新工地、推動關懷文化之外,「 都希望工友有個更有尊嚴嘅共用空間,唔使坐喺路邊食飯。」
房協改善工作環境本身除了冀革新工地、推動關懷文化之外,「 都希望工友有個更有尊嚴嘅共用空間,唔使坐喺路邊食飯。」

 

房協總監(項目策劃及管理)張冠華(右)指,希望工友有個更有尊嚴的共用空間。 葉偉豪攝
房協總監(項目策劃及管理)張冠華(右)指,希望工友有個更有尊嚴的共用空間。 葉偉豪攝

 

如鏡頭發現工友入閘時未戴好安全帽,閘機亦會發出提醒。
如鏡頭發現工友入閘時未戴好安全帽,閘機亦會發出提醒。

 

 

房協總監(項目策劃及管理)張冠華指,希望工友有個更有尊嚴的共用空間。 葉偉豪攝
房協總監(項目策劃及管理)張冠華指,希望工友有個更有尊嚴的共用空間。 葉偉豪攝

 

房協總監(項目策劃及管理)張冠華指,希望工友有個更有尊嚴的共用空間。 葉偉豪攝
房協總監(項目策劃及管理)張冠華指,希望工友有個更有尊嚴的共用空間。 葉偉豪攝

 

 

 

加入包括冷氣休息區、淋浴設施、健身設施
 

另外,MiC辦公室亦能大幅改善工地環境,設計前曾特別諮詢工友意見,加入包括冷氣休息區、淋浴設施、健身設施及及聯誼康樂設施等設施。張冠華指,在傳統上蓋工程中為配合工作,只能將不同設施散落放在不同的地方,而MiC辦公室則提供相對寬敞的地方,整合不同功能供工友使用,且藍球場等設施更是傳統工地無法提供,「多功能籃球場朝早可以做早會,中午可以食飯及打籃球,放咗工就更加會打波啦」。工友身心健康、工地更添活力,這種關懷文化有助提升凝聚力,亦增加工人對地盤的歸屬感,他又說,希望此舉能讓年輕一代對工地環境改觀,吸引更多人入行。

 

 釘板工芯賢讚「WISE」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環境供他們休息。葉偉豪攝
釘板工芯賢讚「WISE」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環境供他們休息。葉偉豪攝

 

金屬板模二判科文阿培指「合一盒」的大電視設計別出心裁。 葉偉豪攝
金屬板模二判科文阿培指「合一盒」的大電視設計別出心裁。 葉偉豪攝

 

「合一盒」通道參考了前啟德機場當初的登機橋。葉偉豪攝
「合一盒」通道參考了前啟德機場當初的登機橋。葉偉豪攝

 

「WISE」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環境供工友休息。葉偉豪攝
「WISE」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環境供工友休息。葉偉豪攝

 

設有食物售賣機。
設有食物售賣機。

 

邀請工友及藝術家在籃球場邊牆上塗鴉創作。 葉偉豪攝
邀請工友及藝術家在籃球場邊牆上塗鴉創作。 葉偉豪攝

 

大部分物料都可於下個地盤繼續重用

目前,房協手上正規劃及興建的項目超過20個,當中15個處於不同的施工階段,而目前4個MiC多功能辦公室,分別是觀塘安達臣道R2-4用地的「WISE智安基地」、啟德2B1號用地的「合一盒」、元朗元龍街地盤的「元朗元瀧聚」,以及位於古洞北地盤的「協商3」,辦公室面積各有大小,分別由13至34個「盒仔」組裝而成。

張冠華透露,30多個「盒仔」的成本僅數百萬元,使用時長卻長達20至50多個月,更毋須設於地盤內,可令工程範圍變小,對比傳統做法,在工地用貨櫃辦公室,「一路起一路搬位,搬到最後都要去街外租寫字樓,每個月支出都幾十萬元」;且完工後,MiC辦公室會由承建商保存,大部分物料都可於下個地盤繼續重用,減少建築廢物的同時,房協更是歡迎承建商在其他非房協地盤重用,推廣職安健及工地關懷文化。

 

乾淨衞生的廁所是女士一大福音

房協改革性的MiC多功能辦公室提倡工地關懷文化,相當重視工友的意見。《星島》記者早前就走訪了房協安達臣道「WISE智安基地」及啟德「合一盒」,訪問工友使用MiC辦公室後的感受。有女工友認為,MiC辦公室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環境供他們休息,乾淨衞生的廁所更是女士一大福音。另有地盤工頭認為,安全智慧工地系統配合AI鏡頭,全方位守護工友安全,「返工都安心好多。」

 

註冊護士定期為工友做身體檢查

 

記者參觀「WISE智安基地」,天台有共用空間以供休息、做伸展運動,甚至可舉行燒烤大會。大樓亦有註冊護士定期為工友做身體檢查,例如量血壓等;地下的有蓋籃球場絕對是當中亮點,球場邊設有飯盒機、微波爐及充電櫃等,全面配合工友需要。

入行10年的釘板工芯賢表示,「WISE」對比傳統工地,在衞生環境有很大的改進,「以前見過極端例子係要去藍色流動廁所,打開門得個窿又無燈,摸黑隨時一腳跌入去。」她最欣賞室內有固定廁所,「乾淨、有淋浴間,又有更衣室畀女士用。」用膳地點是另一大衞生改進,她分享以往曾試過在其他工地無地方午膳,被迫在天台或棚架吃飯,一堆食剩的飯盒放在附近垃圾桶又來不及清理,易生惡臭;她又讚「WISE」提供休閒及吃飯地點,讓他們無需暴曬下或在雨中食飯。

 

「合一盒」的命名 源自「瞌一瞌」

 

至於「合一盒」的命名,來源自「瞌一瞌」,寓意為工友提供一個舒適放鬆的休息場地。現場除了露天的籃球場、天台「觀星臺」,亦提供了冷氣房讓工友消暑。外觀設計有花心思,通道參考了前啟德機場當初的登機橋,並邀請工友及藝術家在籃球場邊牆上塗鴉創作,注入活力生氣;而入口處更是設有標誌性的大電視,創造獨特的休息空間。
 

搵食都安心一點

金屬板模二判科文阿培表示,「合一盒」有大量員工福利設施,「最特別係有個籃球場,我都成日打波,有時放工唔夠人,甚至會去工程部搵顧問團隊一齊鬥波,好開心,有一種歸屬感。」他又讚放置大電視更是別出心裁,因工作時無暇上網看新聞,大電視能即時提供資訊,「可能外面發生大事之類,我哋都即時掌握到。」他又提到地盤安全系統完善,有警報提醒無戴安全帽或誤闖危險區域,「真係保護到自己,我哋搵食都安心一點。」

記者 趙克平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