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5月辯論出生公民權案

最高法院宣布,暫不會就下級法院法官暫緩執行廢除出生公民權的行政命令作裁決,5月15日會聽取此案口頭辯論。 電視截圖

本報訊

聯邦最高法院暫時維持下級法院的限制令,阻止特朗普政府廢除出生公民權,但也同意5月開庭正式審理此案。外界關注,屆時的焦點是適用於全國的禁令能否繼續生效。

綜合美聯社及《紐約時報》報道,最高法院17日宣布,案件暫定5月15日開庭,9名大法官聽取控辯雙方陳詞後,才會決定推翻還是維持下級法院的仲裁。有見及此,在最高法院達成最後決定前,各州將遵守臨時禁制令,繼續承認出生公民權。

總統特朗普回應時表示,樂見最高法院處理案件,又指責挑戰政策的陣營誤導公眾。

根據《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任何在美國境內出生的人可自動享有公民身分,不過特朗普1月上任後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無證移民在境內所生子女取得公民身分,反對陣營質疑,行政部門無權單方面修改憲法,因此紛紛發起訴訟,至今已有22州出現相關案件。

對此特朗普反駁,《第十四修正案》只是為了解決南北戰爭後「奴隸制」留下的問題,立法的原意與移民無關,因此「相信我們(政府)會贏得官司」。分析表示,條文當初確實是為了解決黑奴及其後代的身分,但最高法院也在1898年的華人黃金德(Wong Kim Ark)案件中立下先例,表示就算無證移民在境內所生子女,也可享有公民權。

最高法院同意受理案件後,參與興訟的新澤西州總檢察長普拉特金(Matthew Platkin)表示,出生公民權來自於國家憲法,「不能因為一個人的意願就啟動或終止」。

迄今為止,各地法庭普遍裁定特朗普政府敗訴,也禁止聯邦和州府部門執行這項政策。但司法部辯稱,法官無權頒布適用於全國的禁制令,只會「阻礙行政部門」推行邊境、外交、國家安全、軍事備戰能力等政策。

在上訴期間,特朗普政府希望最高法院至少能縮窄禁令的範圍,讓沒有參與訴訟的州份能廢除出生公民權。白宮表示,下級法院最初審案時犯了錯誤,讓禁令涵蓋所有移民,也因為這點,外界相信最高法院5月開庭時,除了討論出生公民權、白宮行政命令的法理依據外,也會仲裁各地的禁制令能否適用於全國。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