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輸入外勞惹爭議 邵家輝支持本地優先 惟人口老化是不爭事實

勞工處「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自2023年9月起接受申請。根據勞工及福利局書面答覆立法會特別財委會的文件,截至今年2月底,計劃批出7,380宗申請,涉及逾5.1萬名外勞。有勞工界人士建議當局設煞停機制或暫停放寬。自由黨立法會議員邵家輝接受《星島》專訪時表示,支持本地勞工優先就業,惟本港人口老化已是不爭事實,預計11年後差不多每3名港人已有1名是65歲的長者,本地勞動力將不斷下降,強調如不補充人力缺口,社會經濟難以持續發展。

邵家輝表示,過去有勞工界人士不斷強調香港要釋放婦女及長者就業,坦言有關論調已在社會討論多年,如今已有不少婦女在工地等行業工作,的士司機平均年齡亦已達70歲,惟相關行業至今仍存在人手不足的問題。

自由黨立法會議員邵家輝接受《星島》專訪。盧江球攝
自由黨立法會議員邵家輝接受《星島》專訪。盧江球攝

 

邵家輝指,本地勞動力不斷下降,強調如不補充人力缺口,社會經濟難以持續發展。盧江球攝
邵家輝指,本地勞動力不斷下降,強調如不補充人力缺口,社會經濟難以持續發展。盧江球攝

 

勞工處「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自2023年9月起接受申請。
勞工處「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自2023年9月起接受申請。

 

截至今年2月底,計劃批出7,380宗申請,涉及逾5.1萬名外勞。
截至今年2月底,計劃批出7,380宗申請,涉及逾5.1萬名外勞。

 

邵家輝舉例指,香港的士司機平均年齡已達70歲,惟相關行業仍存在人手不足問題。
邵家輝舉例指,香港的士司機平均年齡已達70歲,惟相關行業仍存在人手不足問題。

 

「釋放本地勞動力」舊調子不可行

邵家輝又指,為甚麼不少店舖晚上早早關門不營業?正正是因為成本高及人手不足等因素影響,強調「如果我們還是用一個舊的調子,指釋放本地勞動力就可以處理好人手不足的問題,我相信稍微有一點理智和常識的人都覺得不可行。」

對於有工會人士擔心如招聘外勞工資無中位數規定,本地工資將停滯甚至倒退,政府力推的婦女就業、銀齡就業等計劃亦將崩潰,邵家輝引述一項調查,新加坡平均月薪3.4萬港元,為亞洲之首,證明當競爭力增強,經濟向好,本地人就業機會和工資不減反增。他認為在檢討中位數規定的同時,香港亦可仿傚新加坡和澳門就不同行業制訂配額,如規定企業每聘請2名本地人才可輸入1名外勞,這既可保障本地就業,又讓企業降低成本聘請足夠人手。

政府統計處早前公布,2月零售業總銷貨值臨時估計為294億元,按年跌13%,差過市場預期的跌5.7%,較前一個月跌幅擴大,並連跌12個月。邵家輝坦言,不論是本港及內地旅客的消費模式較以往有很大的轉變,加上近年受跨境網購等影響,近月更有內地平台公司落戶本港,同時港人北上成風,不少港人認為深圳性價比高等因素下,反問「我們香港的競爭力、吸引力是否足夠?」故有關數字下跌屬合理水平。

記者︰黃子龍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