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父母除了注重小孩的學業與品格,煮食也逐漸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環。愈來愈多家長發現,一起下廚不但能夠訓練子女的自理能力,建立健康飲食習慣,小孩在煮食過程中也可放下手機和平板電腦,了解現實生活中需要學習的事情。
美聯社報道,一家人一起下廚既可促進親子關係,也可讓用餐時光變得更有趣。烘焙食品公司King Arthur Baking Company編輯巴蒂拉娜(Jessica Battilana)認為,與其把下廚看作一件麻煩事,不如當作一家人相聚的機會,煮的食物無需花巧,而且不一定要全部自家製作,家長只要鼓勵一起準備膳食,子女以後就能夠獨立處理廚房任務。
科羅拉多州丹佛市(Denver)公關公司負責人利博(Becca Cooper Leebove),在新冠疫情封城期間,決定教導當時年僅3歲和8歲的小孩烘焙,例如將材料倒入攪拌機、\u64c0麵糰或者為蛋糕塗上糖霜。如今5年過去,兩個小孩的廚藝不斷提升,懂得擺設餐桌和幫忙收拾,13歲的兒子更懂得切菜和煎肉。利博表示,她只是想小孩放下手機和平板電腦,一起參與有意義的事情,現在小孩都很喜歡炫耀成果,大家每次吃飯都很滿足。
一起下廚也可訓練自信心與生活技能。維珍尼亞州語言治療師唐納索(Cristi Donoso)表示,吃東西不是單純坐下來張口咀嚼,其實需要列出品項清單,購買時也要用手感受食物,過程中包含了很多現實生活的學習內容,例如數學概念、語言技巧和自我控制,小孩需要透過閱讀和步驟來學習,從中訓練專注力以及其他執行功能,在廚房學習安全規定,也就是在學習控制自己。唐納索表示,她5歲的孩子就是幼兒時期就開始跟她一起烘焙,她相信只要讓小孩接觸不同食物和感官體驗,就能夠協助他們成為不偏食的多元飲食者。
麻省男子布朗(Eric Brown)與妻子伊莉沙白(Elizabeth)育有四名子女,兩夫婦前年8月創辦料理教室Third Space Kitchen,專門為兒童提供烹飪課程,包括日營、生日派對或學校假期期間的活動。布朗認為,小朋友很願意嘗試新事物,當他們知道食物裡面有什麼成分,更容易克服對某些食材的抗拒,例如對蔬菜的偏見。
在布朗的料理教室內,年紀較小的孩子可能會從零開始做薄餅麵團,或是裝飾杯子蛋糕,年紀較大的孩子則會參與完整的蛋糕裝飾。隨著課程開辦次數愈來愈多,布朗聽到「好噁心,我才不要碰那個」的次數愈來愈少,反而常常聽到「那是什麼?我想試試看」。
兒童肥胖問題數十年來持續惡化,但有研究顯示,健康飲食與在家煮食有正面關聯。家長即使不擅下廚,也毋須因為要教導孩子而感到壓力。文章開頭提到的巴蒂拉娜建議,家長可先列出10道適合小孩學習掌握的基本菜式,例如炒蛋、配牛油果醬的墨西哥餡餅或蒸菜意粉,只要增加練習次數,就不會感到困難。
成年人往往低估小孩在廚房裡面的能力,小孩動作可能會慢一點、容易搞亂,但他們其實十分能幹,而且通常很願意嘗試新食物,特別是他們有份親手參與的「傑作」。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