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氣流襲港︱天文台解構:從內蒙古「南下」 梁榮武料空氣差惟未達「嚴重」

沙塵氣流襲港,全港「灰朦朦」。天文台表示,今次東北季候風的強度在4月較為罕見,為國內多個城市帶來大風,亦將北方沙塵往南輸送,預計周三(16日)香港會轉吹偏東風,相信沙塵天氣會逐漸緩解。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對《星島頭條》表示,內地沙塵暴影響香港不常見,直言要吹幾千公里到港,機會較細,相信未來幾日香港空氣會差,但未達「嚴重」程度。

相關新聞:沙塵氣流殺到 環保署料多區空污達「嚴重」水平 影響持續一兩天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指,內地沙塵暴影響香港不常見。資料圖片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指,內地沙塵暴影響香港不常見。資料圖片

 

維港一片灰朦朦。蘇正謙攝
維港一片灰朦朦。蘇正謙攝

 

沙塵天氣襲港。
沙塵天氣襲港。

 

香港空氣質素變差。
香港空氣質素變差。

 

香港空氣質素變差。
香港空氣質素變差。

 

相關新聞:沙塵氣流襲港 跑步市民 : 有少少呼吸唔順 吸入塵粒吸到想咳

天文台最新天氣隨筆指,從衞星圖象可見,內蒙古在上周五(11日)出現氣溶膠光學厚度較高的地區,當地亦有沙塵暴報告,即沙和塵被強風或湍流揚起令能見度下降至1,000米以下。翌日相關情況也在長江流域一帶出現,但空氣中沙粒或塵粒濃度在南下過程中被稀釋,地面觀測報告為對能見度影響較少的「沙塵天氣」,即能見度在1,000米或以上。隨着沙塵一路往南傳輸,並在昨晚(12日)到達廣西,今日亦抵廣東沿岸的上川島;不過截至傍晚,香港最低能見度仍有約6公里。

天文台指,按環保署錄得的PM2.5和PM10數據,參照過往研究,當PM10顯著上升,而PM2.5與PM10的比率低於0.5,可有效區分懸浮粒子源於東亞地區沙塵,而非當地人類活動引致。

梁榮武:空氣質素轉吹東南風才好轉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指,3、4月是內地沙塵暴的高發期,但影響香港較不常見,「沙塵要吹幾千公里到港,機會確實較細」。對情況是否與極端天氣有關,梁指一般沙塵暴出現與氣候變化關係不大。至於本港今早錄得1984年以來4月最低紀錄的相對濕度,是否因濕度低致塵土更易飛揚,梁指水分在懸浮粒子表面凝結,雖然有機會加快懸浮粒子下沉,但「最重要因素還是要看風吹及風向」。

他指,若本港持續吹北風和東北風,空氣質素會較差,「要轉東南風或南風才會好番」。另落雨也可加快懸浮粒子沉降,不過按照天文台預測,本港未來數日降雨機率均較低,「不過懸浮粒子在空氣中飄浮一段時間後也會沉降,相信未來幾日香港空氣不是好的質素,但未必到達嚴重的程度」。

記者:郭穎彤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