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於網誌表示,市建局團隊借鑒中上環「城蹤遊」的成功經驗,計劃將「3B」這體系,帶進「龍城」區,為在地的商戶創造更多機遇,加強地區的活力和持續發展,創造有利的營商環境,與區內商戶合作提供消費獎賞計劃,提振地區經濟。
提升地區多元活力和吸引力 為商舖度身訂造店面和招牌
韋志成表示,建設環境(Built environment)、地區經濟(Business environment)及社區連結(local Bonding)三方相互協同而構成的「3B」體系。建設環境(Built environment)方面,團隊將透過美化街道及地區營造手法,把舊啟德機場、泰國和潮州這三個「龍城」區獨有的元素,進一步以不同形式呈現,提升地區的多元活力和吸引力。在帶動人流和活力後,接着便要推動地區經濟(Business environment),為商戶創造商機。市建局團隊亦與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商討,將早前在中上環「城蹤遊」活動的「小街道大聯盟」計劃,拓展至「龍城」區,與區內商戶合作提供消費獎賞計劃,提升市民和遊客的旅遊體驗和消費意欲,提振地區經濟。






至於促進社區連結(local Bonding)、以連繫地區情誼且為當區市民帶來「溫度」的工作,市建局因應居港泰人每年在「龍城」區舉行潑水節慶祝泰國新年的傳統,早前夥拍地區組織舉辦一連兩日的藝術創作工作坊,邀請區內的泰人家庭、學生和長者,以潑水節為主題,共同創作約90米長的大型掛畫,並懸掛在潑水節巡遊起點的打鼓嶺道休憩花園,加強泰人社區的凝聚力,亦讓參與潑水節的市民和旅客能透過畫作一同慶祝泰國新年,了解其歷史和背後的意義。
發揮相互裨益為商戶創造更多機遇
韋志成又稱,在未來的一年,市建局在推展「龍城」區的地區更新項目之餘,更會投放資源,以上述「3B」體系為基礎並發揮相互裨益,彰顯「龍城」區的獨特個性之餘,更為在地的商戶創造更多機遇,加強地區的活力和持續發展。
韋志成指,以「融合策略」的市區更新模式,配合地方營造,推動「龍城」區的更新工作,促進新舊交融。當中,藉試行「小區復修」先導計劃,除鼓勵業主做好樓宇的維修保養,更向參與先導計劃的7幢大廈提出建議,在修繕大廈外牆之上加添美化工程,由藝術家為大廈外牆設計具潮泰特色的大型壁畫,將富有特色的藝術融入舊區,注入色彩和生命力。
團隊早前公開招標,邀請本地及海外藝術家參與競投外牆壁畫設計的服務合約。局方指,招標工作在剛過去的星期三截止,團隊接獲超過30份、來自本地、內地、泰國、日本和法國等地40多名藝術家的標書;而海外藝術家更超過半數,招標反應相當令人鼓舞。市建局團隊正審視每份標書,而首幅外牆壁畫將設置於城南道增褔樓,團隊與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商議後,決定以泰國作為壁畫主題,預計最快於今年年底完成,
構思以AR技術重現昔日飛機低飛獨特景象
此外,適逢今年是舊啟德機場成立一百周年,市建局團隊正構思以舊啟德機場或飛機為主題,在「龍城」區的大廈外牆或街道利用擴增實境(AR)技術,重現昔日飛機在「龍城」區低飛的獨特景象,讓舊街坊尋回這段上一代的集體回憶,亦讓市民及一眾旅客,可以透過科技認識舊啟德機場,彷如親歷其境。
韋志成表示,除透過活動維繫社區網絡(local Bonding),市建局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將分階段展開賈炳達道公園活化工程。當中,將興建有蓋多用途廣場,讓這個空間成為社區的聚腳點,便利團體舉辦小型文娛活動,加強公園的功用和社區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