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塗鴉成心病 屋崙商家苦難訴

屋崙華埠某超市門前的塗鴉甚至有中文字樣。記者蘇婕雅攝

旺記超市因為門頂的這兩片塗鴉而需支持市府3000元罰款。記者蘇婕雅攝

旺記超市東主羅女士(左)和OCIC主席莊錦鎮正就市府罰款問題尋求解決方法。記者蘇婕雅攝

屋崙華埠郵政車無一倖免地被塗鴉。記者蘇婕雅攝

屋崙華埠近年深受塗鴉困擾,市府對未能及時清理的商戶開出罰單,引發社區強烈不滿。不少業主批評市府對塗鴉者執法不力,卻懲罰受害者,導致小商戶苦不堪言。

以新旺記超市為例,店主羅女士向本報表示,8日收到市府通知,指店舖門前兩處塗鴉未清理乾淨,處以500元罰款,並要求在十天內完成清理,否則罰款金額可高達6,200元。

羅女士的女兒當日即前往市府準備繳交罰款,卻被告知系統顯示該地址塗鴉已存在半年未清除,需繳交3,000元罰款。最終他們決定暫不繳付,並提出申訴。

「那個位置在門口高處,我和員工每次收到通知後都親自冒險攀上去清洗,但清完沒幾天又被塗鴉,簡直陷入『清不勝清』的循環。」羅女士無奈地說,曾透過監控錄到凌晨1時左右有人作案,卻苦無對策。「政府一定要執行法律來懲罰這些人。我們不是不願意清理,而是需要一個公平且有效的制度。如果政府無法保護我們,至少不要讓我們因受害而再受罰。」

根據市府數據,屋崙每年接獲約3,000宗塗鴉舉報,其中華埠地區數量更是其他商業區的三倍。記者走訪華埠一帶,所見車站、郵局、路邊牆面甚至郵政車輛,幾乎無一倖免。一位郵差也無奈表示:「清完又被塗上,根本清不完。」

此外,一位要求匿名的華埠雜貨舖店主向記者透露,塗鴉在某些情況下已不單是破壞行為,更演變成「變相收保護費」的手段。「有些人會主動來找你,表示只要願意出錢聘他們畫一幅『不一樣的塗鴉』,就可以保證兩三年內不會再有人來亂塗。」這位店主直言,雖然有些業主選擇妥協,但他不願意屈服,因此店門前的牆面已因為反覆髹漆遮蓋塗鴉,堆積出近一寸厚的油漆層。他無奈地說:「我寧可自己不斷清理,也不想接受這種惡性循環。」

台山同鄉會主席馬作林指出,塗鴉問題在華埠由來已久,「歷屆政府都未能有效處理,塗鴉不制止,談美化華埠就是空話。」他回顧,2023年春節前後,屋崙華促會(OCIC)爭取市府資金,組織人手清除塗鴉並繪製多幅壁畫,甫完成即遭塗鴉者破壞,令人痛心。「繪畫一天,塗鴉十秒。」他說,根據觀察,多數塗鴉者為非亞裔年輕人,多於深夜滑板出沒,以噴漆作案,神出鬼沒。他強調,塗鴉是對商家與業主權益的侵害,應該依法嚴懲塗鴉者,而非將業主視為代罪羔羊。

OCIC主席莊錦鎮表示,其組織經費主要用於聘請社區大使及街道清潔,但華埠涵蓋多達52個街區,人手及資源極其緊絀,「實在入不敷出,需市府積極配合。」

針對旺記超市的個案,莊錦鎮指出,「塗鴉位置過高,無法安排一般清潔人員處理,但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須改變這個罰店主的不公平法例。」

他已向暫代市議員卡普蘭(Rebecca Kaplan)、代理市長詹金斯(Kevin Jenkins),以及兩位市長候選人泰勒(Loren Taylor)與芭芭拉李(Barbara Lee)反映情況,對方皆表示將關注並協助處理。

華埠多位店主一致呼籲,市府應增加塗鴉清潔補助、設置監視攝影機、加強夜間巡邏,並強化對塗鴉者的處罰機制,從根本上遏止問題,為商戶與居民打造更安全、整潔的生活與營商環境。本報記者蘇婕雅屋崙報道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