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本周將公布3月的消費者物價,預計增幅有所放緩,主要因為油價下跌,這對家庭預算帶來一定的緩解。專家警告,低通脹不太可能持久,因為特朗普總統近期宣布的一系列關稅措施,可能將對未來幾個月的物價造成壓力。
根據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即將公布的報告,3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計年增幅為2.5%,較2月的2.8%有所下降,這將是自去年9月以來最低的年增幅。這一變化主要受到能源價格下跌的影響,使得家庭的支出壓力減輕。
如果報告符合預期,這顯示自疫情後的通脹壓力正在逐步減退。然而,3月的數據只反映了短期情況,未來的通脹走勢將大大取決於特朗普政府近期宣布的一系列關稅政策。
根據計劃,特朗普政府將於4月對來自全球多國的汽車、鋼鐵、鋁製品及其他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經濟學家預測這些進口稅將導致消費品價格在未來幾個月上漲。
關稅政策已開始對物價產生影響。特別是3月對中國商品徵收的20%關稅,經濟學家正在關注其是否會在CPI數據中顯示出來。另外,由於消費者急於在關稅生效前購車,汽車價格也有可能因此上漲,這將進一步推高不含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
許多預測人士基於特朗普將與貿易夥伴協商,實施較為溫和的關稅政策,然而如果這些關稅未能撤回,瑞銀(UBS)預計年通脹率可能會暴漲至5%。
瑞銀策略師Bhanu Baweja指出,這些關稅對美國經濟的潛在損害使得人們難以想像這些政策會長期保持。隨著關稅措施逐步實施,未來的經濟環境仍充滿不確定性,消費者和企業可能將面臨更高的物價壓力。
-曾維燊
封面圖片: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