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務處處長周一鳴於2019年曾擔任西九龍總區副指揮官,同年11月發生理大暴動,他臨危受命擔任處理該事件的總指揮。他回顧當時在前線的工作,發現年輕人多受朋輩影響,缺乏理性判斷,重申警方依法依規處理每宗案件,並強調警隊未來會繼續推動青少年工作,向他們灌輸守法意識和正確價值觀,並協助誤入歧途者重回正軌。
周一鳴重提2019年風波,他表示當時每日都會接觸到被捕年青人,發現他們多受朋輩影響,缺乏清晰動機,「試過問佢哋點解要出嚟,第一件事係喊,完全唔知,朋友叫出佢咪出。」他叮囑團隊小心處理,避免標籤這些年輕人,並強調事件的「幕後推手」才最「惡毒」,「年青人唔知發生咩事,被人推出嚟,我覺得係好無理性。」







對於成功處理理大暴動,周一鳴認為是屬於整個團隊的功勞,又指當時首要考慮的是被困年輕人的身心健康,而非拘捕與否,「裏面環境惡劣,即使過咗6年我都會係咁講:『睇醫生先』,拉唔拉事後再算。」
相關新聞:周一鳴專訪|守護香港穩定 周一鳴:國安「你我有責」
針對相關案件的檢控工作,周一鳴說每宗案件有其獨特性,會依法依規進行處理,亦不涉及追溯期,不論任何案件,調查工作會視乎需要繼續進行。
被問到公眾集會與遊行的審批,周一鳴強調法例列明市民擁有相關權利,但從2019年事件可見,不少公眾集會「掛羊頭賣狗肉」,表面是遊行,實則成為鬧事份子進行破壞的平台,因此警方會進行風險評估,考慮活動性質及舉辦方的意圖,以確保不構成安全風險。他重申,市民有權表達意見,但其他市民亦有權不被影響。
相關新聞:周一鳴專訪|加入警隊30載曾涉獵多個範疇 指上任處長後忙碌但充實
被問及2019年風波後,一些年輕人與警方關係對立,周一鳴指警隊近年在青少年工作上投入大量心力,並從中培養他們的守法意識及正確價值觀,相關成果有目共睹,例如從2024年公眾意見調查所見,18至29歲年輕人就警隊表現所給予的分數較上一次於2021年進行的調查大幅上升37.9%,反映市民對警隊工作的認同和接受。
周一鳴強調,警方會持續向青少年灌輸守法意識、正確價值觀及對事情的判斷力,亦會協助誤入歧途的年輕人重回社會,「希望年輕人學識守法,保護自己唔畀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