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清明掃墓

今天(4日)是2025年的清明節,大波士頓地區的華人同胞清明節前後都紛紛前往各個墓地掃墓祭祖。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的十多位宗親近日在陳建立元老夫婦和主席陳秀珍陳孔恩的帶領下,前往望合公墓(Mt. Hope Cemetery)祭奠早期華人移民。

陳建立先生是紐英崙華人歷史學會的創始人之一。他介紹說,很多早期移民波士頓的華人安葬在波士頓郊外的望合山上,由於沒有後人祭祀,這些墳墓很快成為荒塚。為保存這段歷史,1992年,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成立之後不久,開始這段歷史的保存、還原工作。2007年3月,經過華史會和義工的不懈努力,終於把埋葬在這裡的超過1500名的華人移民的墓地修復完畢。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的宗親們在望合公墓給這些前輩華人移民燒香和紙錢,紀念他們為波士頓華人社區的建立和發展所作出的努力和遭受的《排華法案》等不公待遇和種族歧視,可謂是:「一縷清香告慰入土為安的游子先僑,還回公道與尊嚴」。宗親們表示,華人同胞能夠享受現在平等自由的生活,不應該忘記移民先賢艱苦冒難的精神。

陳建立元老在2007年3月24日望合公墓華人移民紀念園落成典禮時,追懷歷史且時進清明,有感而發作詩紀念。詩文是:「望穿秋水幸成全,合力同心奏凱旋。慎終紀念來追遠,移民汗淚遍山川。皇帝後裔五千年,飄揚過海為子孫。空拳赤手開新運,天倫難享夢難圓。生不逢時奪民權,排斥欺凌又拖連。華人代代堪須記,歷史頁頁甜共酸。五行相生風水沾,守得雲開見青天。新壇新歲新希望,平安喜樂勝金錢。根深葉茂愛連綿,源遠流長化萬千。時近清明來祭拜,還你公道與尊嚴」。

據介紹,望合公墓華人移民紀念園的設計採用中國五行和風水,反映傳統慎終追遠,根深葉茂和源遠流長的永恒意義。望合公墓的地址是:355 Walk Hill St, Mattapan。公墓一周7天從早上7:30 到下午5點開門,聯繫電話為(617)635-7361。

江念祖教授貢獻良多
在推動望合公墓華人移民紀念園的過程中,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的江念祖(Peter Kiang)教授曾經作出過傑出貢獻。為紀念在美國定居的亞洲先驅者的遺產,江念祖教授將自己的整個學術和職業生涯奉獻給所有亞裔美國人社區,以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

在領導紐英崙地區最大的亞裔美國人研究項目時,江念祖教授在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獲傑出教學和傑出服務的校長獎,以及來自國家和地方亞裔美國組織的十多項其他榮譽和獎項,以表彰他在教育領域的領導地位、社區服務和維護人權。2002年至2008年,他擔任美國民權委員會麻州諮詢委員會主席,2002年至2010年,擔任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共同會長。

黃兆英、胡國新、張黃玉鶯、陳建立和葉庭芬於1992年共同創立紐英崙華史會,旨在恢復和翻新望合公墓華人先輩的墓碑。許多從1930年代到1960年代去世的華裔都被埋葬在那裡。從1993年開始,江念祖帶領他的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學生到訪望合公墓進行實地考察,了解當地華裔美國人的歷史和遺產。華史會與公園部門合作長達十年之久,望合公墓華人移民紀念園於2007年完工。

從最初開始,江念祖教授領導的亞裔研究項目一直致力於在當地城市和移民社區中資源貧乏,研究不足的亞裔美國人社區,擴大數百名學生、教師、研究人員、政策制定者、社區組織者和倡導者和兩代雙語服務提供者的視野。最近幾位參加亞裔美國人研究課程的本科生有父母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與江念祖一起參加亞美研究課程,當時他們是就讀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的新移民、難民和國際學生。

華史會表示,像江念祖教授這樣,在大學提供一個長期的教育承諾是非常罕見的。紐英崙華人歷史學會共同創辦人陳建立、會長曾雪清對江念祖教授在亞裔美國人研究領域取得的卓越成就表示欽佩。

華史會是一個非營利性結構,創建於1992年。其宗旨是保護和保存新英格蘭地區華人移民相關的歷史資料。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每年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包括講座、華埠導遊、播放電影和年會等。每年的中英文雙語會刊將在年會前推出。今年的年會將於5月1日在唐人街著名的帝苑大酒樓舉行年會和「游子獎」頒獎典禮,詳情請訪問歷史協會網站:chsne.org。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宗親們在墓園合影。陳建立提供

為前輩華人移民燒紙錢。

宗親們送上水果,鮮花等祭品。

江念祖教授。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