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紐時》撰文批台灣領導人製造虛假安全感 「台海無和平台灣民主也將不保」

台灣前文化部長、知名作家龍應台於美國《紐約時報》撰文《台灣的時間不多了》(The clock is ticking for Taiwan ),以烏克蘭遭美國撤回援助作例子,警告台灣隨時成為棄子,又批評台灣領導人賴清德在製造虛假的安全感。

憂特朗普為討好大陸背棄台灣

文章中,龍應台以最近搭的士遇到司機對她說的「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破題,提及特朗普政府1月上台後,接連撤回對烏克蘭的援助,2月底更在白宮羞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這讓台灣人心中出現同樣的擔憂:「如果美國為了討好俄羅斯可以如此對待烏克蘭,以後會否如此對待我們以討好中國(大陸)?」

龍應台在《紐時》撰文,指台灣賴清德趨嚴的掌控,威脅台灣和平與民主。中時
龍應台在《紐時》撰文,指台灣賴清德趨嚴的掌控,威脅台灣和平與民主。中時

 

龍應台又指出,幾十年來,台灣領導人與對岸抗衡的基礎,在於美國會在台灣遭遇對岸武力入侵時援台,然而這種「虛假的安全感」導致台灣政壇與人民遲未徹底思考與中方打交道的最佳方式、確保台灣民主長存。

龍應台認為,眼看特朗普拋棄民主價值、拋棄盟友,台灣須儘速展開嚴肅的全民對話,討論台灣如何在可接受的條件下與對岸和平共處,而非讓大國決定台灣未來。

如大陸武統  台年輕人多想投降

龍應台指出,台灣人從烏克蘭現狀思考美國抽腿的下場,大批為國捐軀的烏克蘭青年是否白白送死?台灣深受大學生歡迎的網絡平台以烏克蘭局勢進行非正式民調,受訪者會否挺身保台抵擋大陸攻擊,或選擇投降?大多數人選擇後者。

龍應台批評台灣領導人賴清德不顧民情、不與台灣各界接觸、不就台灣未來方向展開全國討論,而是製造恐懼、對抗,言論回到兩岸冷戰時期,把大陸列為「境外敵對勢力」,加強審查與中方在商業、文化等層面聯繫,計畫恢復2013年廢除的軍法審判。在野國民黨批評賴把台灣推向戰爭,北京警告賴在「玩火」。她認為,賴上述舉動的問題在於台灣不能繼續指望美國相挺。

龍應台在《紐時》撰文,指台灣賴清德趨嚴的掌控,威脅台灣和平與民主。路透社
龍應台在《紐時》撰文,指台灣賴清德趨嚴的掌控,威脅台灣和平與民主。路透社

 

她說,台灣人在特朗普出賣烏克蘭之前就意識到這一點,保衛台灣的承諾早就受到懷疑,還指責台灣偷走美國半導體生意。早在1978年12月16日凌晨華府電告時任台灣領導人蔣經國將與台灣斷交的時候,台灣人就明白美國與任何國家一樣把自身利益放在最優先,特朗普手段比較粗魯,實質相同。

馬英九和習近平會晤開了和平之窗

台灣在中方軍力持續增強、美國不管他國事務之際增強軍力以抵禦攻擊,龍應台認為這是正確之舉,但台灣以和平手段維護民主自由只有一途,那就是用某種方式與中方和解。兩岸冷戰幾十年之後,在馬英九主政台灣時期一度有望和解,雙方交流蓬勃發展,2015年馬英九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歷史會晤,代表和解有其可能。

龍應台說,這扇機會之窗維持沒多久,尤其在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後,台灣人對於兩岸關係轉趨懷疑,民進黨有了不信任大陸的理由,2016年上台以來兩岸關係回到對抗與恐懼。

批賴滋養恐懼加強掌控

龍應台表示,也許恐懼才是最大敵人,滋養仇恨與不信任,台灣政壇把與對岸和平相處的提議視為天真、不愛國甚至叛降。恐懼也助長掌控趨嚴的慾望,這是賴清德此刻的目標,台灣向美國買武器、兩岸交流回到冷戰猜疑,都讓龍應台想起她成長年代的戒嚴氣氛,威脅台灣的和平與開放民主社會。

龍應台擔心特朗普為討好大陸會放棄台灣。美聯社
龍應台擔心特朗普為討好大陸會放棄台灣。美聯社

 

龍應台在文末表示,對台灣而言時間所剩無幾,各界預期特朗普與習近平很快會見面,考量烏克蘭的例子,特朗普可能與習近平達成貿易或政治協議而拋棄台灣。她強調,所有台灣人都想捍衛自由,分歧之處在於做法,在於與中方和解或對抗。完全依賴美國的同時與中國對抗,此法不再可行,這點很清楚。不先保住和平,民主也將不保。

 

即時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