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鴻齡:醫管局千億元開支有「水分」 目標每年節省多於2%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表示,醫管局每年用近千億元公幣,相信若全面檢視採購流程,會發現中間有「水分」,因此局方會全面檢討如何「應使則使,應慳則慳」,目標每年節省多於《財政預算案》要求的2%開支,「如果我們省到0.1%,已是1億,以100萬元請一個新醫生計,省1億已可以請到100個新醫生。」他又指醫管局開支中,65%屬員工薪酬,該部分不能縮減,可做的是提升團隊生產力,如包括減少前線行政工作、善用科技提升效率等。

醫管局25/26年度獲990億元經常性撥款

根據醫管局大會文件,醫管局於2025/26年度獲得990億元經常性撥款。醫管局預計,2025/26年度服務共約220萬個住院及日間住院病人出院人次;224萬個急症室就診人次;867萬個專科門診(臨床)就診人次;354萬個專職醫療(門診)就診人次;679萬個基層醫療就診人次;及232萬個社區外展探訪人次。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

 

范鴻齡在醫管局大會後見記者時形容,最無痛苦的節流是消除浪費。他提到,醫管局最近更改配藥安排,病人最多獲配發24周藥物,亦減少處方「有需要時服用藥物」,相信随着社區藥房推展,配藥量有空間進一步減低。他亦說,正研究簡化採購流程,節省支出。

就公立醫院系統改革進展,范鴻齡稱最新時間表仍是6月底前大部分落實31項建議,而涉及文化改變則要較長時間開展。他透露,醫院管理局委任管治及架構改革委員會已開了三次會議,就不少議題達成共識,包括醫療事故權責不清,與賞罰制度要分明兩方面,尋日「委員會有很多好意見及指示。」醫管局準備將意見付諸實行,此前會諮詢前線,特別是前線管理層的意見。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補充,文化改變需時推動,醫管局會加強利用科技,加強臨床帶教及督導,並已成立專家小組理順臨床工作指引。他指,醫管局就整合根源分析調查報告進行檢討,「舉辦工作坊,讓員工更有效率做根源分析調查,減少同事的工作負擔,同時讓分析檢查得到的結果及建議,更有效地落實。」

記者 蕭博禧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