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及賓大等高校研究經費驟降 NIH預算削減對美東大學影響大

自今年1月20日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美國的高等教育和科研環境發生顯著變化。作為全球最大的生物醫學研究公共資助機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每年撥款470億美元,支持美國大學和研究機構的醫學、生命科學和技術創新研究。然而,特朗普政府於一月底發布行政令,凍結所有聯邦撥款和貸款支付,包括NIH研究資金,併計劃削減240億美元研究經費。

特朗普政府近期還下令削減NIH的間接研究經費(F&A),將上限從原本的60%+降低至15%,導致大學面臨巨大財政壓力。這筆資金原本用於支持實驗室建設、設備採購、行政管理和基礎設施維護,而削減帶來的缺口使得研究型大學不得不採取緊急措施,如凍結招聘、削減研究生招生規模、減少預算,甚至撤銷已發放的錄取通知。雖然聯邦法院暫時凍結該政策的實施,但資金發放仍處於停滯狀態,導致大學陷入不確定性。

NIH主要資助美國大學的醫學、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研究,但此次削減間接研究費用的計劃將大幅降低大學的研究經費。賓州大學預計可能損失2.4億美元,而匹茲堡大學的NIH資金減少可能高達1.15億美元。對於嚴重依賴聯邦研究經費的大學而言,這種變化可能導致科學研究計劃停滯,研究基礎設施削弱,甚至波及學術崗位。

由於NIH資金削減直接影響實驗室的運作和科研計劃的持續性,部分大學不得不減少研究生以及博士生的錄取人數。例如麻省理工學院(MIT)暫停部分非教學人員招聘,並預計損失3000-3500萬美元研究資金。賓州大學宣布削減35%的研究生招生,並要求部分系所撤回已發放的錄取通知。匹茲堡大學則直接暫停2025年秋季的所有博士錄取,直到資金狀況明朗。

「如果允許這些提議的NIH削減進行下去,將會對拯救美國人生命的工作造成直接損害。從長遠來看,這將嚴重削弱推動美國創新和領導人類健康科技進步的研究能力。」MIT校長科恩布魯斯(Sally Kornbluth)在給員工的電郵中寫道。

對國際學生產生深遠影響

研究生以及博士生是大學研究系統的重要支柱,許多研究計劃依賴博士生和研究生助理的工作。削減研究生招生不僅降低大學的研究生產力,還可能影響其在全球學術排名中的競爭力。一些教授對大學的決策表示不滿,認為這些調整缺乏透明度,且可能長期削弱學校的研究能力。

由於博士和碩士課程的招生名額減少,國際學生未來申請研究型學位可能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尤其在STEM領域,許多研究經費來自NIH,減少招生可能意味著國際生的入學比例下降,研究生錄取難度增加。

研究生以及博士生通常依賴學校提供的研究助理(RA)或教學助理(TA)職位獲得學費減免和生活補助。但NIH資金減少將直接影響大學提供這些職位的能力,未來國際生可能面臨助學金和獎學金資源減少,需要更多資金以完成學業。許多國際學生依賴研究生簽證(F-1)及其附帶的 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計劃進行實習和就業。如果大學削減研究項目,國際生的實習和就業機會也可能減少。

雖然NIH預算削減尚未最終實施,但由於資金的不確定性,多所大學已開始調整招生計劃。如果NIH資金削減政策全面推行,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大學縮減博士生計劃、減少助研崗位,甚至凍結研究生招生。

同時,一些大學正在探索替代資金來源,如企業研究合作、私立基金會資助和校友捐贈,以降低對聯邦資金的依賴。例如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佛大學已啟動更多企業合作計劃,以支持科學和工程(STEM)研究的持續發展。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MIT校長科恩布魯斯。檔案圖片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