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英華書院近年出了四位很出色的電影導演:《梅艷芳》的梁樂民、《狂舞派》的黃修平、《濁水漂流》的李駿碩及《手捲煙》的陳健朗,共通點在於對本土社會文化的敏銳觸覺和意識。
上周日看了將於今天正式上映的《看我今天怎麼說》,電影早前獲得第三十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評為今年十部「推薦電影」之一,亦是影評人的年度必睇電影之一,由香港導演黃修平執導,故事聚焦三位聽障青年的生活選擇與身份認同,透過他們的故事,探討溝通方式的差異與社會偏見。電影自去年上映以來,接連入圍金馬獎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多項大獎。電影早前在第六十一屆金馬獎獲三項提名,鍾雪瑩更憑素恩一角奪得最佳女主角;隨後入圍第四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七項大獎,包括最佳電影、導演、男女主角及原創電影歌曲等。
戲中演員的突破性演出,包括游學修為演好聽障人士角色苦練手語,鍾雪瑩為角色苦練帶口音的說話方式,細膩呈現聽障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感知世界,面對的社會壓力與精神壓抑,獲金馬評審的高度肯定。電影中細膩的環境聲音及以靜默和聲音元素,透過出色音效突出聽障人士的聽覺空間,取代對話聲音,成功令觀眾感同身受,投入沉浸式的體驗。電影的核心訊息,在於超越語言的溝通方式,電影表面訊息是手語、口語、讀唇與人工耳蝸之間的取捨,實質是對自身身份的認同及對生活方式的取態。有時無聲勝有聲,唯並非每個人都可以幸運地有聽而不聞的選擇,透過電影進入聽障者的世界,上一課同理心與換位思考的鍛煉,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