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供應新建議 州府營運煉油廠

位於威爾明頓的菲臘66煉油廠將於年底關閉。洛杉磯時報

隨著加州汽油需求減少,石油公司陸續停止在加州煉油業務。為了維持供應穩定,加州能源委員會(CEC)提出多項建議應對,其中一項是將一間或多間煉油廠由州政府負責營運。

能源顧問公司特納梅森(Turner Mason & Co)首席能源策略師約克(Skip York)向《洛杉磯時報》指出,加州認識到正面臨越來越多煉油廠關閉,對消費者和加州經濟的風險是汽油供應下降速度比需求快,造成燃油短缺、汽油上漲和嚴重後勤挑戰。

加油汽油需求緩慢下降有兩種原因,一是燃油引擎節能提升,二是電動車增加。資料顯示,加州耗油量2005年達到高峰後到2023年下降15%。

需求下降正影響加州主要煉油公司的基本策略,包括雪佛龍(Chevron)、馬拉松(Marathon)、菲臘66(Phillips 66)、PBF能源(PBF Energy)和瓦萊羅(Valero)等。

目前已有兩間加州煉油廠停止生產汽油,改產生物燃料提供重型貨車使用。更令人憂心的是,菲臘66位於洛杉磯地區威爾明頓(Wilmington)的煉油廠計劃將於本年底永久關閉。

這使加州剩餘8間大型煉油廠。產業分析認為,只要再關閉一間恐造成嚴重汽油供應問題,而雪佛龍和瓦萊羅正考慮永久更多煉油廠。

能源委員會因應法規確保加州「可負擔且安全的運輸燃料可靠供應」,日前提出多項應對政策,煉油廠「州有化」是其中之一。其他建議包括增加亞洲進口汽油、依電力公司相關法令規範煉油廠和為利潤設限等。

這份清單原定去年底變成一份正式過渡計劃,但迄今尚無計劃發布。若再有煉油廠未來一年關閉,不知道州府將如何應對。

代表石油業的西部州份石油協會(WSPA)直指,煉油產業有不少商業和技術障礙,需要全盤理解產業生態,提醒將煉油廠「州有化」或州府插手管理並非易事。

州長辦未直接回應煉油廠「州有化」此舉,能源委員會承認,「州有化煉油廠有不少挑戰需要克服」,包括高營運成本、專業與人材和煉油如何配合加州擺脫石油的轉型。

俄羅斯、中國、委內瑞拉、伊朗等十多個國家實行國營煉油廠生產汽油。

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