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8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的會談持續約四個半小時。雙方同意成立「高階」(high-level)團隊,盡速針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結束途徑展開協商。這次會談未來可能大幅改變俄烏戰爭走向,不過,基輔方面並未被邀請參加會談,歐洲領導人亦未受到邀請。
美國總統特朗普競選時曾放話,上任24小時可終結俄烏戰事,上任後雖未24小時結果戰事,但提出「百日俄烏停火」大計,迅速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同意就結束俄烏戰事立即展開談判。值得注意的是,特普通話,事先沒有諮詢歐洲盟友和烏克蘭。特朗普在與普京「富有進展」地談過後,先在其社交媒體Truth Social發布消息,然後才說會打電話給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告知。與此前一直堅持的除非俄軍撤出烏克蘭否則不和談,烏克蘭也決不會割地求和的態度相比,澤連斯基表現克制,第一時間在社媒上發文稱「沒有人比烏克蘭更希望和平」,希望「和美國一起阻止俄羅斯的進犯」,之後又強調烏克蘭不會承認沒有烏克蘭在場達成的和平協議。相比之下,歐洲就大為惱火,特普通話後,英法德等國及歐盟委員會發表了聯合聲明,指「烏克蘭和歐洲必需是任何談判的參與方」。爾後,美俄單獨在沙特會晤,似乎並未受到烏克蘭及歐洲盟友發聲影響。
外界觀察,特朗普對俄烏談判展示三點立場,包括烏方不可能取回2014年後被俄方佔領的土地,即烏克蘭要割讓東部給俄,且不會加入北約,未來烏克蘭安全則由歐洲負責,美軍不會參與,更暗示美方將減少在歐駐軍;同意美俄間將有一條獨立談判渠道,特普相約在沙特阿拉伯會面;特朗普又表示,西方七國集團應容許俄羅斯重新加入。評論認為,依據此,烏克蘭或成最大輸家,失去東部土地、未能加入北約,又被美國要求簽署協議,將烏國未來50%礦產儲備權利給予美國。雖然澤連斯基拒簽,但未來若還要美國庇護,恐仍會付出不小代價。
歐洲亦是大輸家。在談判方面被邊緣化,另一方,未來還要繼續承擔烏國未來安全,面對俄國的軍事威脅。外界預料,特朗普會乘機逼歐洲大加軍費逾倍,以便大買美國武器,並可讓美國減少在歐駐軍,節省軍費。對此,美國防長赫格塞斯明白地告訴歐洲,美國國內面對邊境安全的問題,「國際上還有中國這個競爭對手,威脅著美國國土以及美國在印太區域的核心國家利益,因此美國的首要事項是在太平洋威懾中國,歐洲安全不是美國的首要考慮」。對中國而言,面對的壓力勢必大增,但同樣的是,烏克蘭和歐盟遭特朗普背叛,可能驅使全球減少依賴美國,有利中國拓展國際友誼。
隨著俄烏和平協議談判的展開,可以預料的是在接下來一段日子\xf9堙A中美俄三國關係可能進入關鍵而微妙的調整期。而戰事走向如何,烏克蘭與歐洲的命運又會如何,都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