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面對新冠疫情以來商店行竊日趨猖獗,幾乎沒人相信單靠立法就能解決,越來越多灣區商家使用近年爆紅的人工智能(AI),透過分析顧客動作來打擊盜竊行為。
《三藩市紀事報》報道,東屋崙五金店Laurel Ace Hardware負責人韋爾奇(Troy Welch)等數十位灣區商家老闆,是接受這些新技術的東主,認為AI是打擊犯罪行為保護他們財產的重要組成部份。
韋爾奇經營的五金店位於東屋崙麥克亞珍大道(MacArthur Blvd.),近幾年經常遇竊。他慨嘆,曾尋求警方幫忙和向屢次偷竊的人發出非法侵入的通知也沒用,「沒有什麼萬應靈丹,你必須用不同方式去阻止那些人偷你東西,對我們來說,AI只是不斷尋找解方的一個方面」。
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從韋爾奇兩年前為店內監視器加裝法國公司Veesion的AI軟件以來,他的五金店迄今仍損失10萬元商品。
儘管五金店目前還能維持盈利,但韋爾奇認為事情可能會變得更糟。他直言如果無AI,他的店可能已經結束。
2018年在巴黎成立的Veesion由三人創立。他們發現歐洲許多商家負責人在保安上投資數十萬元,仍然損失數十萬元商品。近年來,該公司的20位AI工程師依賴600萬多部監視器片段開發深度學習演算法,就是為了更有效和更底成本打擊商店行竊。
他們建立一套能辨識10種手勢的系統,例如把東西拿走並放進口袋。由於軟件只會辨識人們的動作,而非外貌,似乎可以避免種族定性。
聖荷西州大工程系教授巴納法(Ahmed Banafa)認為,這是AI好處的完美例子之一,就是一家公司發現問題後利用AI創造其他方式無法實現的解方。「這真的是使公眾受益的事」。
這套軟件月費只需數百元,Veesion聲稱能降低商店行竊損失高達60%。全球目前有25國4,000多家商家使用這套軟件,包括美國的約1,000家,其中100家在加州。有30家灣區商家使用中,成為Veesion在加州最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