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edia-proc.singtaousa.com/photo.php?s=https://media.singtaousa.com/wp-content/uploads/master/2025/02/sf09-1-6.jpg&f=jpeg&w=815&q=75)
今年上任的菲蒙市長蘇偉傑(Raj Salwan)把處理無家可歸問題作為改善城市安全的重要任務,近日,他對本報記者講述了他的相關計劃和目標。
蘇偉傑表示,他和市議會正在做一項清理無家可歸營地的計劃,強制不得在公共場所露營。「這是一項非常大膽的舉措,本地區還沒有城市這樣做過。柏克萊做了,但它只是更簡單的版本。」
他指出,Quarry Lakes公園聚集著不少無家可歸者,去公園的居民感覺不安全。有些無家可歸者會在商店外大小便,嚴重影響環境和當地商家業務。一些無家可歸者的房車裡面有咬人的狗,有些裝置可能會爆炸。該公園是首要清理的地點。
蘇偉傑認為,無家可歸現象影響著社區的生活品質和企業經營環境。「人們努力工作攢夠了錢,買了房子或租一個地方開辦小企業,而旁邊無家可歸者營地駐紮,甚至成為永久狀態,這對居民和小企業來說是不公平的。」他說,去年法院對露宿問題的裁決,賦予了地方街頭清理露宿者的執法權。有人說除非給他們庇護所否則不能移動,「但你必須先遵守法律不露宿街頭,第一次市議會開會我就提出專項行動案,警察已開始清理公園。我們已經把一些露營區域打掃乾淨。」
蘇偉傑說,普通階層的居民或窮人需要公園、圖書館等公共設施,而富人有更多的娛樂活動選擇。如果這些公共場所的通道或入口前被無家可歸露營佔據,普通人的生活環境大受影響。「很多移民來到美國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品質,而過去十年我們倒退了。更多的犯罪,更多的無家可歸者,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處於黃金狀態。所以我們正在嘗試扭轉其中一些政策,我們需要務實的人,而不僅僅是意識形態。」
有輿論認為,解決無家可歸問題需要建造更多的庇護所或臨時住房。蘇偉傑說:「我確實認為我們需要庇護所,一旦他們進入室內,就可以為他們提供心理健康、成癮治療等服務,這也是心理健康的穩定劑,可以消除恐懼和壓力;當你在外面睡覺時,它會讓你變得更糟。而且無家可歸者獲得庇護後,還減少了公開吸毒等問題。」
他表示,像其它城市面臨的挑戰一樣,菲市沒有足夠的庇護所。「我們需要快速建造的能力,設立在合適的區域。」他們正在努力從縣、州獲得更多資金,光清理垃圾就需要250萬元。「我們使用的是普通基金資金,可以用於公園、警察或消防員。」
他表示,如果在治理上不夠堅定不移、不負責任,那會讓問題變得更糟。「這就是為什麼情況變得更糟,因為我們只是說給予、給予、給予,但沒有問責。我們給了你這個,我們在這裡幫助了你,但為什麼你還在這裡?你需要承擔一些個人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