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調查報告顯示,疫情期間,整體美妝巿場的銷售額下跌至原銷售額的兩成,疫情後期,銷售量有些微回升,但仍不到原銷售額的四成。但是眼部化妝品,以及眉彩類的銷售額遠比粉底類化妝品的銷售量高。
簡單分析一下這份報告,疫情期間,女人購買化妝品的總消費額下跌了六至八成。跌幅較小的是眼部化妝及眉部化妝用品。
疫情期間,各地實施社交禁令,很多人在家工作,偶爾外出,也必須戴上口罩。
居家工作,夫婦/情侶日夜相對的機會大增,若「女為悅己者容」,女人化妝是為了那個悅她及她悅的男人,二十四小時化妝、補妝、換妝,化妝品銷售量該激增才對。
現實卻是,女人索性連粉底都少搽了,又不用外出見人,才不管自己面色是黃是綠,能被她的素顏嚇跑的男人都不值得被取悅。
但是,當女人偶爾外出,需要戴上口罩時,她們卻花大量心機,美化口罩外露出的三分一截面孔。就算戴了口罩,根本沒有人能認出她們。
由此可知,女人想要自己靚,想要自己比不相識,甚至不相干的「外人」靚,才是女人化妝的動力。而那些「外人」,更大的可能性是同性而非異性(想漁翁撒網式結識異性是另一個話題了。這些男人尚未成為「悅己」者)。
同性才是女人鬥靚的對手,同性才是女人想要戰勝的假想敵。
世上若無男人,化妝品才不會消失呢。相反,可能換臉術會盛行。
所以,女人化妝品的廣告模特永遠是女明星,女人才真正知道女人心底對靚的渴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