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7日簽署行政令,暫停向中國小額包裹(價值低於800美元)徵收關稅的決定,以給予商務部更多時間研究更佳執行方案。
報道指,由於美國郵政日前突然宣布停收中國大陸及香港包裹,導致機場海關堆積大量包裹,造成混亂,促使特朗普政策急轉彎。特朗普於2月1日簽署行政令,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關稅;行政命令還取消了美國對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小額貨物的「最低限度」關稅豁免,政策於2月4日正式生效。
2月5日,美國郵政服務局公布,停止接收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包裹,但同一天稍後即撤回公布。有報道指,美國一旦取消小額貨物免稅政策,意味著從中國到美國的低價電子商務包裹必須遵從「正式入境」流程,包括繁瑣報關及支付關稅,這是一個更為耗時的過程。更甚者,這一變更在僅有48小時通知的情況下實施,導致美國郵政服務不得不宣布,暫時停止接受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包裹,而這就導致了大量包裹堆積在機場的海關。
報道還指,負責篩查電子商務包裹並徵收關稅的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6日與物流業人士舉行會議,討論甘迺迪國際機場正在積壓的超過一百萬個包裹的緊急狀況。《紐約郵報》亦引述加州民主黨眾議員琳達指,國會兩黨同意需要處理中企利用美國貿易政策漏洞圖利(包括「小額豁免」制度)的問題,但特朗普繞過國會直接下令,導致美國郵政和海關一片忙亂。聯邦快遞監管事務副總裁卡特曾在一次線上研討會中警告,美國海關人手資源捉襟見肘,「小額豁免」制度一旦取消,可能會導致相關物流運作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