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永遠墳場/荃灣/骨灰/龕位】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華永會)轄下的荃灣華人永遠墳場第一期項目建造工程已於去年10月正式展開,工程將興建一座樓高四層的骨灰安置所,提供約20,000個龕位及約2,000個紀念牌匾,工程料於2027年中完成。華永會早前向葵青區議會提交文件,指會方已聘用顧問公司為第二期擴展項目進行交通影響評估及其他技術可行性研究,包括開發大約50,000個新增龕位,項目如取得區議會支持,工程可於2030年展開,最快於2033年完成。
第二期骨灰安置所樓高5層
根據會方向區議會提交的文件,華永會將會在第二期開發約50,000個新增龕位,當中包括第一期骨灰安置所內增建約12,500個龕位、擬建第二期骨灰安置所約37,500個龕位及擬建行政運作支援辦公樓。
文件指出,第二期骨灰安置所樓高5層,整體設計風格及配套設施跟第一期骨灰安置所相近,營運上沿用懷思模式。項目的設計將充分利用選址的天然地形,力求有趣且獨特的建築設計,使新的骨灰安置所能夠融入現有的自然景觀,並盡量減少昂貴的工地平整工程和破壞環境。
區議員憂二期擴建造成交通不便
本身是葵青區議會食物環境衞生委員會主席、民建聯郭芙蓉向記者表示,區議會將於下周二(11日)討論有關事項,她透露早在農曆新年前,已邀請會方到區議會進行會前會議,當中有近半委員出席。她認為有關項目具爭議性,不少委員向會方表達關注,擔心第二期擴建會否對交通造成不便,以及會否影響生態及鄰近居民觀感等問題。
郭引述會方指,日後荃灣華人永遠墳場會採用預約式拜祭,並會以「懷思模式」專區進行獨立拜祭,專區內有豐富色彩,並設有空調,設施包括獨立紀念室及專為存放先人龕位的存灰室等,強調會從根源控制掃墓人流。
第二期擴展料2030年展開
文件指,項目的入口大堂設有足夠空間處理節日人流,於非節日時段亦能改作多用途空間使用。多用途空間與龕位拜祭設施分隔,需要時可用作支援社區活動及展示中華文化的孝善大義。
項目如取得區議會支持,華永會將與相關部門繼續跟進擴展項目,包括修訂葵涌分區計劃大綱圖及相關地契契約,並會視乎各前期工作的進展,第二期擴展項目預計於 2030 年展開,最快可於2033 年完成。
記者︰黃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