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郵政總局(USPS)4日在其網站上發布公告,暫停接收所有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郵政的入境包裹,直至另行通知。僅半日之後,美國郵政總局在官方網站上又宣布取消禁令,恢復接收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郵政的所有國際入境郵件和包裹。
美國郵政公告說:「自2025年2月5日起,美國郵政局將繼續接收來自中國和香港郵政的所有國際入境郵件和包裹。」並強調,美國郵政局和海關及邊境保護局正在密切合作,實施針對中國新關稅的有效徵收機制,以確保包裹投遞受到最小干擾。
美國郵政總局未立即評論該決定是否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終止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貨件的「小額豁免」(de minimis)條款有關。「小額豁免」條款允許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可以免稅運到美國。
特朗普暫停實施第321條款(Section 321)小額豁免政策,是他2月1日簽署行政命令對中國徵收10%額外關稅措施的一部分。
美國國會中國問題委員會在2023年6月的一份報告中曾表示,所有通過「小額豁免」方式進入美國的國際包裹中,近一半來自中國。
特朗普取消「小額豁免」條款之後,依賴相關規定來規避關稅、並保持低價的中國電商Shein(希音)和Temu(拼多多海外版)受到了衝擊。美國國會中國問題委員會在2023年6月的報告中表示,依據「小額豁免」條款,Temu和Shein可能佔每天運往美國的所有包裹的30%以上。
與此同時,世界貿易組織表示,中國已經就美國對華貨品加徵10%關稅,正式提出申訴。 世貿聲明指,中方認為美國的關稅措施帶有歧視性,不符合美國在世貿框架下所需承擔的義務;中方保留採取額外措施的權利,包括在磋商過程或未來請求成立專家組時,提出額外的措施和主張。
特朗普是以中方打擊鴉片類藥物芬太尼等毒品不力為由,施對中國加徵額外關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5日表示,施壓和威脅不是同中國打交道的正確方式,對美方罔顧中美禁毒合作成果,執意加徵關稅,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採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