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說明:近期介紹的,是中國「道教」的修行信念,屬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人類」立志向上,想超脫肉身的局限,要修行。
「異類」也可向上,同樣要超脫肉身,更要修行。
兩者的最大分別,是「色戒」。
傳統道教對於男女的情慾,視為修行大忌。入道前,尚可以結婚生育,努力做「人」;入道後,各自修行,不可以再起情慾之念。
要是已入道,修行中,「人類」犯戒,即失「天仙」之位,極限是「地仙」/「散仙」,看似逍遙,仍受每一百二十年大小劫數的困擾。
對「異類」而言,「色戒」反而看得較輕;牠們既無人身,憑旁門入道,有幸修到幾百年道行,位列「散仙」類,已十分滿足。
看中國民間傳說:「白蛇」、「狐狸」、「鯉魚」、「猴子」等,當有心修行時,會吸引人類交合,對「異類」來說是進益。
亦因此,當《蜀山》的「天狐」寶相夫人,與青城派大弟子「秦魚」相戀,男方的師傅,「極樂童子」李靜虛,禁不住震怒。正因為「天狐」屬「異類」,牠(她?)得男方的「真陽」,功力大進;可是「秦魚」一失真身,雖然也奪得「天狐」的「真陰」,可惜上「天仙」之位則無望。
點算?一是放棄上進,滿足於「散仙」幾百年之位,劫滿時重墮輪迴,不知去向。二是掙扎向上,投師訪友,希望重投正教,刻苦修行,仍以「天仙」為目標。
我們中國人最重情,常言道「只羨鴛鴦不羨仙」。可是這一對,選擇相反:「秦魚」寧願重返青城教,由師傅加持修行。
「天狐」攜二女,投身「峨眉教」拜師,希冀受庇護;她本人則往後山面壁,獨自修行,拜託同輩的道友關照,希望憑千年道行,可躲過「天劫」,下場吉凶未卜。